摩尔定律还会一直生效吗?

摩尔定律是由英特尔(Intel)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Gordon Moore)提出来的。其内容为: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换言之,每一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将每隔18-24个月翻一倍以上。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尽管这种趋势已经持续了超过半个世纪,摩尔定律仍应该被认为是观测或推测,而不是一个物理或自然法。——这是百度百科上对于摩尔定律的介绍。
摩尔定律还会一直生效吗?
其实刚听到这个定律时只能惊叹它预测的神奇之处,然而在二十世纪的前两个十年,这个定律仍有着令人惊奇的准确性。每两年微处理器的晶体管数量都将加倍——意味着芯片的处理能力也加倍。其实这个看起来自然而然的过程,实际很大程度也是人类有意控制的结果,芯片制造商有意按照摩尔定律预测的轨迹发展:软件开发商新的软件产品日益挑战现有设备的芯片处理能力,消费者需要更新为配置更高的设备,设备制造商赶忙去生产可以满足处理要求的下一代芯片。
摩尔定律还会一直生效吗?
其实以我的观点,我觉得摩尔定律在一定的时间内会失效。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在同一空间内一集成电路,其密度越大,晶体管越多,那发热也会越多,其必会达到一个阈值。毕竟每两年以2的指数倍的速度增长,其数量最后会趋于异常庞大。
这也许也是大多数人的观点吧。甚至有些人已经预言摩尔定律在最近的20年内将要失效了,究竟这一大定律能延续多久,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