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通信
数据通信系统模型
分为三个部分:源系统(发送端、发送方式),传输系统(传输网络),目的系统(接收端、接受方式)
组成部分 |
作用 |
举例 |
源点 |
源点设备产生传输数据(比特流) |
键盘 |
发送器 |
比特流通过发送器编码后才能在传输系统中传输 |
调制器(计算机内部) |
传输系统 |
|
传输线,复杂网络系统 |
接收器 |
将信号转换为能被目的设备处理的信号 |
解调器(计算机内部) |
终点 |
获取比特流,信息输出 |
计算机屏幕 |
注:调制解调器(调制器和解调器)
信道
表示向某一个方向传送信息的媒体。从通信双方信息交互的方式来看,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方式:
基本方式 |
作用 |
举例 |
单向通信(单工通信) |
只能由一个方向的通信 |
无线电广播、有线电广播,电视广播 |
双向交替通信(半双工通信) |
通信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同时发送 |
早期对讲机 |
双向同时通信(全双工通信) |
通信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受信息 |
电话 |
信道的极限容量
目的:提高数据传输速率
限制因素:
1.信道能够通过的频率范围:
奈氏准则:在任何信道中,码元传输的速率是有上限的,传输速率超过此上限,就会出现严重的码间串扰的问题,是接收端对码元的判决成为不可能。
2.信噪比:
信号相对较强,则噪声的影响就相对较小
香农公式表明,信道的带宽或信道中的信噪比越大,信息的极限传输速率就越高
3.通过不同的编码方式使每一个码元携带更多比特的信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