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vi编译器的使用)-记录最后一天的Linux
Vi编译器的使用
复习一下昨天的命令操作符:创建文件夹 mkdir、创建文件 touch、查看文件 cat、拷贝文件 cp、移动或者重命名文件或目录 mv、删除文件或者目录 rm、列出目录下的文件或者目录列表 ls、修改文件或者文件夹的权限 chmod。。。
今天学完了简单的Linux系统的使用,主要学习了元字符配合vi编译器的使用
,这两天学的还是比较简单的,就是有点难记。。。
一、元字符
- : 代表0-n个任意字符
例如:ls j* 显示所有以j开头的文件或目录名字。 - ?:代表任意一个字符
例如:ls j? 以j开头 后面有一位的文件或目录。 - ; : 多个命令的分隔符
例如:cd;ls 先切换再显示列表;date;cal;pwd 查看当前日期、查看当前日历和显示当前工作路径的绝对路径名。 - (>) : 重定向命令的输出到文件而不是屏幕(覆盖源文件)
例如:cal 10 2004 > a.txt 将2004年10月份的日历输出到a.txt文件中。 - (>>) : 将命令的输出追加到一个已经存在的文件。
例如:cal 10 2004 >> a.txt 将2004年10月份的日历追加到a.txt文件中 。 - | : 将前一个命令的输出作为下一个命令的输入。
例如:ls -l /etc | more 使用more命令查看/etc目录下的内容 。 - 大概就总结了这么多的基础常用的元字符。
二、Linux终端下vi编译器的使用
-
在终端一个目录下 输入
vi filename
例:vi Wxl.txt -
用vi打开该文件夹时默认进入命令行模式
3.模式转换:
(1)命令行模式-----》输入模式(终端左下方出现插入):
插入:
a: 在光标所在位置之后插入
A: 在光标所在行的行尾插入
i: 在光标所在位置插入
I: 在光标所在行的行首插入
o: 在光标所在行的下一行插入
O: 在光标所在行之上插入
(2)输入模式------》命令行模式
Esc
(3)命令行模式-----》底行模式
ESC+:or / or ?
- 退出vi:
(按esc然后:进入)底行模式下:
:wq : 保存退出
:q! : 强行退出不存盘
5.删除文本;
x: 删除一个字符
s: 删除当前字符,并进入输入模式
dw: 删除当前词
ndw: 删除n个词
dd: 删除当前行
ndd: 删除之后的n行
:5,10d: 删除5-10行之间的内容
6.修改文本:
r : 替换一个字符,
cw :替换一个单词, 进入输入模式
cc :替换一行, 进入输入模式
C :替换从光标至行尾。 进入输入模式
7.复制和粘贴文本:
yw : 拷贝词
yy : 拷贝行
p : 当前行下粘贴(可以一直粘贴,只需要一个键就很快乐)
:1,2co3: 拷贝行1,行2在行3之后
:4,5m6: 移动行4,行5在行6之后。
8.高级功能:
~: 改变大小写
J : 把当前行和下一行连起来
u : 废除刚才的编辑操作
:set nu : 显示行标
:21 光标停在指定行
21G 光标停在指定行
/str 从当前行往下查找
?str 从当前行往上查找
n 继续查找
:r file 在光标所在位置插入另一个文件
:1,$s/old/new/g 替换文本(%s/old/new/g)
三、课后作业精选
-
对courses、sample和personal三个子目录,设置使自己(owner)拥有读、写、执行权限,组用户有读写权限,其它用户只有执行权限,用字符模式实现,并查看设置结果。
chmod g-x,o-r courses sample personal
-
显示家目录中所有以.txt结尾的文件
find ~ -name “*.txt”
-
用ls查看目录本身(而非其子目录)的详细列表信息
ls -ld
结语
两天的Linux学习就告一段落了,不太难但是记得比较多,勤加练习就会很熟练的。明天就要开始学习Java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