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面试——基础——网络——OSI与TCP/IP

一、OSI七层模型

OSI过于繁琐和复杂,OSI是一种理论下的模型

Java面试——基础——网络——OSI与TCP/IP

二、TCP/IP四层模型

TCP/IP四层模型已经被广泛应用,称为网络互联实施上的标准。

Java面试——基础——网络——OSI与TCP/IP

三、数据传输过程

1、DATA数据由用户发给应用层
2、应用层加应用头标记(AH)发送给下一层:传输层
3、传输层加传输头标记(TH)发送给下一层:网络层
4、网络层加网络层标记(IH)发送给下一层:数据链路层
5、数据链路层加帧头(FH)和帧尾(FT)标记发送给下一层:物理层
6、物理层数据以bit流的形式传递到下个应用的物理层
7、下个应用会将数据中的内容层层剥离,直到获取DATA数据

数据开始传递

Java面试——基础——网络——OSI与TCP/IP
传递到数据链路层

Java面试——基础——网络——OSI与TCP/IP
传递到物理层
Java面试——基础——网络——OSI与TCP/IP

四、传输过程详解:

  • 如图中虚线部分,对收、发双方的同等层,从概念上说,它们的通信是水平方向的,每一方都好像有一个“发送到对方去”和“从另一方接收”的过程。而实际上,这个数据传送过程是垂直方向的,而不是直接在水平方向上与另一方通信。且中间还可能经过了许多设备的中转。

Java面试——基础——网络——OSI与TCP/IP

  • 从用户来看,通信是在用户A和用户B之间进行的,双方遵守应用层协议,通信为水平方向。
  • 但实际上,信息并不是从A站的应用层直接传送至B站的应用层,而是每一层都把数据和控制信息传给它的下一层,直至最低层,第一层之下是物理传输介质,在物理介质上传送的是实际电信号。信息的实际流动过程假设系统A用户向系统B用户传送数据。系统A用户的数据先进入最高层——应用层,该层给它附加控制头信息以后,送入其下一层——传输层,附加头部信息后…………依次向下传送,在数据链路层,不仅给数据段加头部控制信息,还加上尾部控制信息,组成帧后再送至物理层,经物理介质传送至对方系统B。目标系统B接收后,按上述相反过程,如同剥洋葱皮一样,层层去掉头部控制信息,最后将数据传送给目标用户系统B的进程。
  • 两系统通信时,除最低层物理层外,其余各对应层间均不存在直接的通信关系,而是一种逻辑的通信关系,或者说是虚拟通信,如图中的虚线表示。图中只有物理层下的通信介质连线为实线,它进行的是实际电信号传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