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EG音频编码实验
一、程序设计的整体框架
二、音频编码的设计思想
时域和频域的矛盾:
时域:信号存在短时相关性,时间上相邻越近的两点相关性越强,此时不利于熵编码,故在考虑时域时间隔越大越好。
频域:为了获得更高的频谱分辨力,时域的采样越密越好。与上一条相矛盾。
三、心理声学模型的实现过程
1、临界频带:当某个纯音被以它为中心、且具有一定带宽的连续噪声所掩蔽的时候,如果该纯音刚好被听到的功率等于这一频带内的噪声功率,这个带宽为临界频带宽度。
2掩蔽值的计算:
(1)单个掩蔽阈值的计算:音调成分和非音调成分单个掩蔽阈值根据标准中给出的算法求得;
(2)全局掩蔽阈值的计算:
四、码率分配的实现思路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
出了点小问题,应该是命令行没输对,明天再改一改。
———————-分割线——————-
采样率44.1khz
目标码率192kbps
第200帧
可用比特数5016
比例因子:
比特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