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模式-23种设计模式
类型:【行为型】
类图:
描述:
观察者模式(发布订阅模式)定义对象间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使得每当一个对象改变状态,则所有依赖于它的对象都会得到通知并被自动更新。
优点:
- 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是抽象耦合。如此设计,则不管是增加观察者还是被观察者都非常容易拓展,而且在java中都已经实现的抽象层级的定义,在系统拓展方面更是得心应手
- 建立一套触发机制。根据单一职责原则,每个类的职责是单一的,观察者模式可以利用触发把各个单一职责串联成真实的世界
缺点:
观察者模式需要考虑一下开发效率和运行效率问题,一个被观察者,多个观察者,开发和调试就会比较复杂,而且在java中消息的通知默认是顺序执行的,一个观察者卡壳,会影响整体的执行效率。在这种情况下,一般考虑采用异步的方式。多级触发时的效率更是让人担忧,大家在设计时注意考虑。
使用场景:
- 关联行为场景。需要注意的是,关联行为时可拆分的,而不是“组合”关系
- 事件多级触发场景
- 跨系统的消息交换场景,如消息队列的处理机制
注意事项:
- 广播链的问题。在一个观察者模式中最多出现一个对象既是观察者又是观察者,也就是说消息最多转发一次(传递两次),这还是比较好控制的。
- 异步处理问题。观察者比较多时,处理效率就比较差,可考虑使用异步,可借鉴消息队列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