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篇】张启发院士给自己的博士生写的一封信

内容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微信公众号(hzau_news_center)。

文章首发时间:2015年8月6日。

生物信息学习的正确姿势

NGS系列文章包括NGS基础在线绘图、转录组分析 Nature重磅综述|关于RNA-seq你想知道的全在这、ChIP-seq分析 ChIP-seq基本分析流程、单细胞测序分析 (重磅综述:三万字长文读懂单细胞RNA测序分析的最佳实践教程)、DNA甲基化分析、重测序分析、GEO数据挖掘典型医学设计实验GEO数据分析 (step-by-step)批次效应处理等内容

【劝学篇】张启发院士给自己的博士生写的一封信  

最近我拜读了各位送交的年度工作计划,仔细推敲后,仍感到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十分严重:

  1. 第一,对课题理解不够,有的根本谈不上理解,做了不止一年,尚未进入角色。

  2. 第二,已经完成的工作量严重偏少,博士(有的是从本室硕士上来的)做了几年还未见到可以发表的东西。

  3. 第三,在计划中倾向于以最低工作量结束研究。即游击战法。以消耗最少的人力来解决战斗。


  

这是从纸上看到的。

从实验室看到的现象是,有那么几位常不到实验室照面,似乎这里是一个可来可不来的地方。

而且愈未进入角色的,愈不钻研文献;

工作做得愈差的,愈少见做实验。

请各位想想,你不学,怎么能变内行?

你不干,怎么会有结果?

不钻研与自己课题密切相关的文献,不把实验室工作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上,不能算作一个名副其实的博士生。

写一点专题读书报告,其实是一个领域内进入角色的好方法。一篇不够,可以连续写几篇,直到把与研究课题有关的方面较好地弄懂为止。如果在写读书报告的同时,加进一点自己的见解就更好了。写得好的可以送出发表。这对加强业务能力,提高写作水平,深化对自己研究工作的感情和培养事业心都大有益处。

几年来我们大会小会说了很多,而至今交得很少。有人说是没有时间,我看是不愿投入时间

对博士生而言,每天工作12小时是正常的,少于这个时间就不正常了;

每周工作六天半以上是正常的,少于六天半就不正常了。

我这里是基于美国PhD四年学制所得到的概念。在我们目前三年学制还要强制性学半年英语的情况下,上述时间的投入充其量也只是一个下限


人生一世,应该追求有所建树。记得有一首诗:“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此诗所描述的虽有些封建意识,倒也道出了人生的真谛。想稍加以补充的是在男女完全平等的时代里,女儿也应当自强。走到了做科学这条路上,博士生阶段有无成就与将来有无建树关系十分密切。

椐我观察,在我们这一代人中凡是后来有所成就者,大多在博士学习阶段就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我理解的基础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广博的知识和不断求知的欲望;

二是作为今后发展基础的工作成就;

三是不断进取的奋斗精神和以工作作为第一需要的人生观。

试想:要建功立业,博士生阶段不搏,更待何时?有的研究生说,在我们这个实验室读研究生如何如何辛苦,在有些地方读研究生如何如何轻松,入错了门的委屈和追悔不及的心情溢于言表。我不知道是该“轻松”的羡慕“辛苦”的,还是象我们“辛苦”的研究生这样羡慕人家“轻松”的。

但就我看来,身在国家级的实验室里,从事着国际前沿的研究工作,要做的工作都有相应的保证条件,大可一展才华,以慰平生,应该受到全校乃至全国的羡慕,而不是相反。对“轻松”妄加羡慕的人,其实是没有弄清楚为什么读研究生这个最起码的问题,或者是读研究生的动机本来就存在问题。他们读研究生所看中的大约只是一张文凭,自己对自己就不抱成才的期望,这种思想倾向是应该下大功夫纠正的。

我们这里几乎所有的人都希望博士毕业后到国外去做博士后,我很赞成,并愿尽我之力给予支持。我很希望我们实验室出去的人将来在国际上都成为知名人士。

今后在我们室毕业的博士出国做博士后可能主要有两类途径,一类是经我提名推荐,另一类是博士生本人争取,而将以后者为主。而后者却意味着要参与国际竞争。

博士论文做得好,竞争性就强,我也乐意推荐,用人方也愿意接收。博士论文做得不好的,我不愿意推荐,而且推荐起来难度也大。

其实,各人的路在各人自己脚下,各人的命运在各人自己手里。成败兴衰,全在各人,请各自勉。

往期精品(点击图片直达文字对应教程)

【劝学篇】张启发院士给自己的博士生写的一封信

【劝学篇】张启发院士给自己的博士生写的一封信

【劝学篇】张启发院士给自己的博士生写的一封信

【劝学篇】张启发院士给自己的博士生写的一封信

【劝学篇】张启发院士给自己的博士生写的一封信

【劝学篇】张启发院士给自己的博士生写的一封信

【劝学篇】张启发院士给自己的博士生写的一封信

【劝学篇】张启发院士给自己的博士生写的一封信

【劝学篇】张启发院士给自己的博士生写的一封信

【劝学篇】张启发院士给自己的博士生写的一封信

【劝学篇】张启发院士给自己的博士生写的一封信

【劝学篇】张启发院士给自己的博士生写的一封信

【劝学篇】张启发院士给自己的博士生写的一封信

【劝学篇】张启发院士给自己的博士生写的一封信

【劝学篇】张启发院士给自己的博士生写的一封信

【劝学篇】张启发院士给自己的博士生写的一封信

【劝学篇】张启发院士给自己的博士生写的一封信

【劝学篇】张启发院士给自己的博士生写的一封信

【劝学篇】张启发院士给自己的博士生写的一封信

【劝学篇】张启发院士给自己的博士生写的一封信

【劝学篇】张启发院士给自己的博士生写的一封信

【劝学篇】张启发院士给自己的博士生写的一封信

【劝学篇】张启发院士给自己的博士生写的一封信

【劝学篇】张启发院士给自己的博士生写的一封信

【劝学篇】张启发院士给自己的博士生写的一封信

【劝学篇】张启发院士给自己的博士生写的一封信

【劝学篇】张启发院士给自己的博士生写的一封信

【劝学篇】张启发院士给自己的博士生写的一封信

后台回复“生信宝典福利第一波”或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教程合集

【劝学篇】张启发院士给自己的博士生写的一封信

【劝学篇】张启发院士给自己的博士生写的一封信

【劝学篇】张启发院士给自己的博士生写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