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运维的前世今生
IT运维的前世今生
其实要想把运维管理管好,挺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要了解运维管的前世今生,它是怎么产生的,我们怎么就进入运维管理的阶段,怎么就进入运维的阶段了,实际上参加这次培训的同学很多都是参加集成项目进来的,我们大概都了解我们的IT系统整个的生命周期应该是分为这5个部分,其实ITIL V3里面也是在强调这五个部分。
首先及时IT的规划阶段,我们在没有IT系统之前,我们要对它进行一个设计,它的蓝图是什么样子,那么在这个阶段我们要保证整个框架是完整合理的,肯定是以业务角度出发,业务需要什么样的IT系统支持,我们在规划阶段给他设计好。
那么第二部就是设计阶段,就相对具体点,设计出来的东西就要能实施,所以他的关键点就是切合实际,那么因为我们的设计是对规划的一个延续,是对规划的细化,所以说每次的设计都是要完成规划的一部分内容,所以它也要阶段性的成功,每一个设计阶段都要保证成功,才能确保整个IT规划阶段所规划设计的内容完全落地。
那么设计完成就要实施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建设阶段,在我们目前的业务形态当中,其实就是我们的集成阶段,那么我们的设计阶段就相当于我们的售前,给客户做方案,规划阶段一般是我们的咨询,那么在建设阶段大家就非常熟悉了,肯定要保证项目的质量,项目能够按时完成,项目能够顺利的交付,能够顺利的初验、終验,而且还有一个关键的要点就是知识需要积累,就是整个在建设过程中我们的方案,参数的设计、接口直接的链接关系、设备的命名等等。
我们开发软件的时候的代码,历史的版本存档归档,都是知识传承,为什么要做这些动作呢就是为了我们后面的运维或者是售后,因为我们这个建设期运维期很有可能我们的团队是不一样的,很多时候我们客户买的是原厂的服务,那么原厂的服务都是有期限的,期限一般来讲原厂服务都会根据自己的产品走,比如说一年,三年。
那么这个自带的维护期售后服务结束后,很有可能会选择别的服务商来做后续的运维,那么面临我们这些运维的工作不能保持团队的统一的时候,知识传承非常重要。我们客户自己的人员也在流动,更别说我们服务商了,所以说我们知识传承好了,后来的人可以拿着前期的文档,按照标准的流程在做运维工作的时候风险就偏低,效率就比较高,很容易上手。
那么我们刚刚运维管理的定义也讲了,首先是保证稳定其次是要能够业务一起持续的发展,那么第五个阶段是持续改进,其实也贯穿着整个阶段,在我们任何一个阶段发现了问题我们都应该及时的想办法解决。
有一个很好的比喻,如果把我们整个IT系统生命周期比作一天的话,24小时我们可以看一下。
规划阶段、设计阶段和IT建设阶段相对使用的时间比较少,规划阶段可能1个小时就完成了
- 设计阶段因为比较具体所以是2个小时。
- 建设阶段因为要落地我们3个小时更长一些。
- 那么最多的时间都是在运维阶段。
我们整个系统的贡献期,正常的运行阶段其实是时间段最长的,其实也就是说明一个问题,我们运维管理的重要性,如果我们运维管理做不好的话,我们可能会在IT系统的贡献阶段,它们不能够很好的发挥它们的作用,老出问题,就像我们人一样老生病,不是一个健康的工作状态。那么客户也好,我们业务部门也好肯定是对我们这个IT系统是不满意的,所以说呢我们要做好运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