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复习笔记(002)
第四章 信道
4.1 无线信道
- 即进行电磁波的传输,由于天线尺寸要与发射的电磁波波长相比拟,所以无线信道受到天线的尺寸影响。
- 可以分为地波:传播路径沿地面
- 天波:经电离层反射传播
- 视线传播:犹如两人对视,直线传播,可以用卫星来进行视线传播,也可以增高天线的高度
- 散射传播:经电离层和对流层的散射等
4.2 有线信道
- 明线
- 同轴电缆
- 双绞线
- 光纤
4.3 信道的数学模型
4.3.1 调制信道模型
由此可以得到信道的数学模型为
这个模型一定要记住,以及其中的一些参数的意义:
:乘性干扰,当其随时间做随机变化时,可称为随参信道,当变化较慢或较小时,称为恒参信道
4.3.2 编码信道模型
- 二进制如下:
同样的,上图的参数意义要了解掌握:
和 - 正确转移概率
和 - 错误转移概率
四进制的类比二进制即可
4.4 信道特性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4.4.1 失真
- 群延时
即相位随频率的变化速度
当群延时为常数时,相位无失真。记住:相位即时间 - 频率失真
频率失真->波形畸变->码间串扰
解决方法:线性网络补偿(也可以用于相位失真)
4.4.2 随参信道
- 特性:衰减,时延随时间变化
- 多径效应:信号源可以经过多条信道到达接收端,而每条路径的衰减和时延又不一样
- 发射信号为单频恒幅正弦波时,接收信号因多径效应变成,包络起伏的窄带信号,这种包络起伏称为快衰落(衰落时间与码元周期可以相比)
- 多径效应的传输函数频谱图如下: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多径效应竟然对于频率具有选择性,这种特性被称为频率选择性衰落 - 码间串扰
前一个码元产生拖尾现象,使得后一个码元在抽样时产生错误。
4.5 信道容量
- 定义:
信道能够传输的最大平均信息量
4.5.1 C与C_t的区别
C:每个符号所能够传输的平均最大信息量
Ct:单位时间内能够传输的平均最大信息量
香农公式
由此公式可知,当固定时,可以牺牲带宽来换取信噪比的下降
第五章 模拟调制系统
5.1 基本概念(一定要理解且能自己说出来)
5.1.1 调制
调制:把信号转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一种过程(不一定是载波调制哈)
分类:基带调制,带通调制(载波调制)
调制信号:来源于信号源的基带信号
载波调制:用调制信号去控制载波的某些参数
调制的目的:多路复用;提高天线辐射增益;扩展信道带宽,提高抗干扰能力。
调制方式:模拟调制和数字调制
模拟调制:幅度调制:调幅(AM)、双边带(DSB),单边带(SSB),残留边带(VSB)
角度调制:调频,调相
5.1.2 解调
- 相干解调
上图的LPF为低通滤波器
为了无失真地恢复原基带信号,接收端必须提供一个与接收的已调载波严格同步(同频同相)的本地载波(称为相干载波)。
在与相乘后可得
因此再次经过LPF即可 - 包络检波
直接检测接收信号的包络即可
5.2 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 线性调制
原调制信号进行频谱搬移 - 门限效应
当输入信噪比小于一个值后,输出信噪比突然恶化,原因是信号与噪声可分别进行解调,解调器输出端总是单独存在有用信号项。
门限效应是由包络检波器的非线性解调作用引起的。
相干解调不存在门限效应。
5.3 非线性调制(角度调制)(PM,FM)
- 频谱的非线性变换,会产生与频谱搬移不同的新的频率成分,故又称为非线性调制。
- 与幅度调制技术相比,角度调制最突出的优势是其较高的抗噪声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