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网络编程基础_2_物理层
物理层
一、奈奎斯特定理与香农定理
1、奈奎斯特(Nyquist)无噪声下的码元速率极限值B与信道带宽 H的关系:
最大数据传输率B=2*H(Baud)
2、奈奎斯特公式—无噪信道传输能力公式:
C=2*H*log2N(bps)
式中 H为信道的带宽,即信道传输上、下限频率的差值,单位为Hz;N为一个码元所取的离散值个数。
3、香农公式—带噪信道容量公式:
C=H*log2(1+S/N)(bps)
式中 S为信号功率,N为噪声功率,S/N为信噪比,通常把信噪比表示成10lg(S/N)分贝(dB)。
二、电路交换、报文交换与分组交换
数据经编码后在通信线路上进行传输,按数据传送技术划分,交换网络又可分为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和分组交换网。
1、电路交换的三个过程
电路建立:数据传输:电路拆除
2、报文交换
报文交换方式的数据传输单位是报文,报文就是站点一次性要发送的数据块,其长度不限且可变。当一个站要发送报文时,它将一个目的地址附加到报文上,网络节点根据报文上的目的地址信息,把报文发送到下一个节点,一直逐个节点地转送到目的节点。
每个节点在收到整个报文并检查无误后,就暂存这个报文,然后利用路由信息找出下一个节点的地址,再把整个报文传送给下一个节点。因此,端与端之间无需先通过呼叫建立连接。
3、分组交换
分组交换是报文交换的一种改进,它将报文分成若干个分组,每个分组的长度有一个上限,有限长度的分组使得每个节点所需的存储能力降低了,分组可以存储到内存中,提高了交换速度。它适用于交互式通信,如终端与主机通信。
分组交换的优点:高效,灵活,迅速,可靠
三种交换方式的比较
4、虚电路与数据报服务的对比【核心是在“连接的建立”处】
三、物理层设备
1、中继器:作用类似于一个信号放大器
2、集线器:在本质上就是一个多接口的中继器
转载于:https://blog.51cto.com/zhujifang/138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