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基本文件操作
1.文件查找操作
linux下的find文件查找命令与grep文件内容查找命令
在使用linux时,经常需要进行文件查找。其中查找的命令主要有find和grep。两个命令是有区的。
区别:(1)find命令是根据文件的属性进行查找,如文件名,文件大小,所有者,所属组,是否为空,访问时间,修改时间等。
(2)grep是根据文件的内容进行查找,会对文件的每一行按照给定的模式(patter)进行匹配查找。
一.find命令
基本格式:find path expression
1.按照文件名查找
(1)find / -name httpd.conf #在根目录下查找文件httpd.conf,表示在整个硬盘查找
(2)find /etc -name httpd.conf #在/etc目录下文件httpd.conf
(3)find /etc -name '*srm*' #使用通配符*(0或者任意多个)。表示在/etc目录下查找文件名中含有字符串‘srm’的文件
(4)find . -name 'srm*' #表示当前目录下查找文件名开头是字符串‘srm’的文件
2.按照文件特征查找
(1)find / -amin -10 # 查找在系统中最后10分钟访问的文件(access time)
(2)find / -atime -2 # 查找在系统中最后48小时访问的文件
(3)find / -empty # 查找在系统中为空的文件或者文件夹
(4)find / -group cat # 查找在系统中属于 group为cat的文件
(5)find / -mmin -5 # 查找在系统中最后5分钟里修改过的文件(modify time)
(6)find / -mtime -1 #查找在系统中最后24小时里修改过的文件
(7)find / -user fred #查找在系统中属于fred这个用户的文件
(8)find / -size +10000c #查找出大于10000000字节的文件(c:字节,w:双字,k:KB,M:MB,G:GB)
(9)find / -size -1000k #查找出小于1000KB的文件
3.使用混合查找方式查找文件
参数有: !,-and(-a),-or(-o)。
(1)find /tmp -size +10000c -and -mtime +2 #在/tmp目录下查找大于10000字节并在最后2分钟内修改的文件
(2)find / -user fred -or -user george #在/目录下查找用户是fred或者george的文件文件
(3)find /tmp ! -user panda #在/tmp目录中查找所有不属于panda用户的文件
二、grep命令
基本格式:find expression
1.主要参数
[options]主要参数:
-c:只输出匹配行的计数。
-i:不区分大小写
-h:查询多文件时不显示文件名。
-l:查询多文件时只输出包含匹配字符的文件名。
-n:显示匹配行及行号。
-s:不显示不存在或无匹配文本的错误信息。
-v:显示不包含匹配文本的所有行。
pattern正则表达式主要参数:
\: 忽略正则表达式中特殊字符的原有含义。
^:匹配正则表达式的开始行。
$: 匹配正则表达式的结束行。
\<:从匹配正则表达 式的行开始。
\>:到匹配正则表达式的行结束。
[ ]:单个字符,如[A]即A符合要求 。
[ - ]:范围,如[A-Z],即A、B、C一直到Z都符合要求 。
.:所有的单个字符。
* :有字符,长度可以为0。
2.实例
(1)grep 'test' d* #显示所有以d开头的文件中包含 test的行
(2)grep ‘test’ aa bb cc #显示在aa,bb,cc文件中包含test的行
(3)grep ‘[a-z]\{5\}’ aa #显示所有包含每行字符串至少有5个连续小写字符的字符串的行
(4)grep magic /usr/src #显示/usr/src目录下的文件(不含子目录)包含magic的行
(5)grep -r magic /usr/src #显示/usr/src目录下的文件(包含子目录)包含magic的行
(6)grep -w pattern files :只匹配整个单词,而不是字符串的一部分(如匹配’magic’,而不是’magical’),
详细使用参见:http://www.cnblogs.com/end/archive/2012/02/21/2360965.html
2.文件删除操作
在LINUX中,经常要删除文件,大多时候使用rm命令就足以应付了,有的时候需要用-f,强制删除,碰到有子目录的时候,需要加-r参数,也就是说,不考虑安全问题,rm -rf filename就可以解决绝大部分问题.先看下rm的一般用法:
也就是说,大多情况下:
方法一: rm file # 直接删除
方法二: rm -i file # 删前提示
方法三: rm -f file # 强制删除
方法四: rm -rf /dir # 递归删除
但是,经常在删除文件时会碰到Device or Resource is busy的情况,这个时候尝试用下面的方法:
方法五: 使用ps和kill命令查看并删除相应的进程,时候再执行rm删除操作
方法六: 使用lsof命令查看使用该文件并用kill删除,再执行rm操作
方法七: 使用fuser -kvm /mnt/test命令,再执行rm操作
-k参数: 缩写kill
-v参数: 详细输出
-m参数: 表面指定的路径为挂载点
方法八: 使用find命令结合-exec命令来删除
$ find /tmp -type f -exec rm -rf {} \;
方法九: 使用find命令结合xargs命令来删除
$ find /tmp -type f | xargs rm -rf
格式:
mv [选项(option)] 源文件或目录 目标文件或目
使用命令:
可以延伸一下:
是将 /usr/lib/下所有的东西移到/zone/中。
是将lib下以txt结尾的所有文件移到/zone中。 其他类型,以此类推。
具体说明如下:
作用
mv命令来为文件或目录改名或将文件由一个目录移入另一个目录中。该命令等同于DOS系统下的ren和move命令的组合。它的使用权限是所有用户。
格式
[options]主要参数(几个重要的参数)
-i:交互方式操作。如果mv操作将导致对已存在的目标文件的覆盖,此时系统询问是否重写,要求用户回答”y”或”n”,这样可以避免误覆盖文件。-f:禁止交互操作。mv操作要覆盖某个已有的目标文件时不给任何指示,指定此参数后i参数将不再起作用。 - r 指示mv将参数中列出的全部目录和子目录均递归地移动。
第二个参数
当第二个参数类型是文件时,mv命令完成文件重命名,它将所给的源文件或目录重命名为给定的目标文件名。当第二个参数是已存在的目录名称时,源文件或目录参数可以有多个,mv命令将各参数指定的源文件均移至目标目录中。在跨文件系统移动文件时,mv先拷贝,再将原有文件删除,而链至该文件的链接也将丢失。
4.文件复制
1、“>”把找到的信息复制到一个文件中,可以是某个文件中的一部分,也可以是整个文件。
cat apache-tomcat/logs/catalina.2017-08-22.log | grep Starting > start0822
在tomcat日志中找出与Starting匹配的信息再保存到start0822文件中。
cat start1 > start2
复制文件start1到start2
注意:如果是要文件复制到原本就有信息的目标文件,最好不要用“>”,因为>会强行覆盖原文。这种情况可以用>>来在原文中追加信息。
cat s1 >> start2
2、用cp命令复制文件。
cp start1 start3
注意:
cp -l start1 start4
把start1和start4建立硬链接,两个文件保持同步性,其中任何一个文件改变,另一个文件也会跟着改变。
-s, --symbolic-link 只创建符号链接而不复制文件
-S, --suffix=后缀 自行指定备份文件的后缀
-n, --no-clobber 不要覆盖已存在的文件(使前面的 -i 选项失效)
-b 类似--backup 但不接受参数
--copy-contents 在递归处理是复制特殊文件内容
-P, --no-dereference 不跟随源文件中的符号链接
-R, -r, --recursive 递归复制目录及其子目录内的所有内容
--reflink[=WHEN] 控制克隆/CoW 副本。请查看下面的内如。
--remove-destination 尝试打开目标文件前先删除已存在的目的地
文件 (相对于 --force 选项)
--sparse=WHEN 控制创建稀疏文件的方式
--strip-trailing-slashes 删除参数中所有源文件/目录末端的斜杠
-T, --no-target-directory 将目标目录视作普通文件
-u, --update 只在源文件比目标文件新,或目标文件
不存在时才进行复制
-v, --verbose 显示详细的进行步骤
-x, --one-file-system 不跨越文件系统进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