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宁《产品思维30讲》 笔记第二弹——同理心训练
本次与大家分享的是梁大师讲的同理心训练板块:03~07讲。
03讲 同理心训练:怎样理解愉悦与不爽
我们作为一个产品人,为什么要对情绪这么重视?因为用户是无法像专业的产品经理那样,分层次说出他的体验的,他能展现的就是用户情绪。分析用户情绪,从生物性情绪开始说起,即一出生即有的情绪。我们这一讲和下一讲来讲四种最基本的生物性情绪:愉悦、不爽、愤怒、恐惧。我们这一讲研究的是满足和愉悦。
里面有我很喜欢的三句话:你吸收谁的营养,你就变成谁。你靠什么满足你,你就会成为它的样子。什么东西持续满足你,什么东西永远让你不爽,这就是你的命运。
04讲 同理心训练:怎样理解愤怒与恐惧
这一讲的主要内容,就是如何找产品的接入点或者怎样改变自己的人生。其实就是四个字:直面恐惧。我们也需要体察自己的情绪,然后在这种情绪中看到产品的机会。
05讲 同理心训练:产品要顺应用户潜意识
这一讲来谈谈潜意识、防御与说服。三大产品经理做出了全世界最大的三个社交网络产品,他们是:做出Facebook的扎克伯克、做出QQ的马化腾、做出了微信的张小龙。这三个人有着性格内向、不爱社交的共同点,却做出了亿万人依赖的社交产品。这些优秀的产品经理退到网络背后,根据数据看到了人们在独处时,在没有压力的状况下,潜意识流露而做出的自然选择。他们对用户的行为不评判、不教育,最多就是柔性地引导,多半的时候只是默默响应和持续地服务。
基于意识与人交流,其实是高防御模式。但更多的时候,在意识没有启动之前,人已经基于潜意识建立了判断,并做出了行动准备。作为一个产品经理,要做的事就是不让用户启动防御。 主观愿望过强的产品经理,非常容易犯想当然的错误。如果要做一个拥有大用户量的产品经理, 你会看到的是“人欲即天理”,要尊重人欲。所谓的用户调研,就是清空自己,接纳别人的世界观。
06讲 认清人的本性,理解角色化生存
当你初步去接触一个人或者一群人时,你一开始看到的其实也只是他(们)的角色。
角色化生存就是我们真实的生存处境,但是只有去角色化地认识、沟通、交互,你才能够得到真正的感情。角色化生存,基本上是我们现代人生存的真实情况,既是方便,也是痛点。
07讲 自我与自律,哪一种更贴近产品精神
良好的产品思维是今天最稀缺的职业能力。 那么,具有什么天赋的人,最适合做产品经理呢?
做产品经理的人善于感知,在已有的结论上建立新观点。而做其他管理的人更善于逻辑推理和总结归纳。为了便于理解,本讲用“右脑”代指擅长观察发散的思维方式,“左脑”代指逻辑归纳的思维方式。
可能会有人问:我应该自我呢?还是应该自律呢?当你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本质上你关注的就是规则与边界,其实你就是个挺自律的人。
所以你还是要回到自己的内心 ,看到自己的愉悦与恐惧,看到自己的天分,看到用户的愉悦与恐惧,了解他们的潜意识和集体人格,不要触发他们的防御。这就是你的起点。
从这个起点开始,下一个模块是机会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