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控制中谐波性能研究——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课题拓展
本篇文章简单聊一聊我们在电机控制过程中的一个较容易被忽略,但又对电机性能影响较大的问题——谐波性能。
1、什么是谐波?谐波的危害有哪些?
为了写清楚这个地方,查了许多相关的论文,先从物理含义上来说这个东西:谐波是指电流中所含有的频率为基波的整数倍的电量,一般是指对周期性的非正弦电量进行傅立叶级数分解,除了基波频率的电量,其余大于基波频率的电流产生的电量,称为谐波。谐波次数是谐波频率与基波频率(n=fn/f1)的比值。谐波波形图如下图1所示,谐波分解图如下图2所示。(此处出自https://zhuanlan.zhihu.com/p/22481177)。关于谐波的危害这里有详细的讲解(https://zhuanlan.zhihu.com/p/27674405),对于电机的危害也是同理的。
那么回到信号层面,对这张可以深入的分析一下,如果只是正弦,如图中绿色所示。此时可以认为没有谐波,大家都清楚信号叠加原理,如果在此基础上叠加一个三倍频率的波形,那么正弦波就会畸变,变成马鞍波,即为红色的波形。以此类推,如果一个正弦波不止叠加一种谐波,叠加3、5、7、9、11等等次数的谐波,他的波形是不是就完全不再是正弦的,更为神奇的是正弦波经过N次谐波的叠加,竟然就是我们最为熟悉的矩形波了。(详细讲解信号分析中谐波叠加网址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Sb411a7aq?from=search&seid=17118871288027897792)
2、电机控制系统中谐波从何而来
那矩形波是什么呢?这不就是我们的PWM么,哇,想到这里我突然恍然大悟,这是什么神仙理论,傅里叶真乃神人也。嘿嘿言归正传,既然将谐波的产生过程联系到了PWM,电机控制中的谐波从何而来都可以解释得通了。
个人认为电机控制中的谐波来根源是逆变器的非线性特性,为什么这么说呢?逆变器是开关元件IGBT\MOS等组成,无论是三相逆变电路还是单相。对于一个器件而言实际上只有开和关两种状态,数字化就是只有1和0两种状态。一个时间段内的不断的在1和0之间切换状态产生的波形,就是矩形波。而逆变器开关特性导致产生的矩形波,即是整个电机控制系统产生谐波的根源,这是从器件特性的角度来理解谐波的来源。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相信对于电气信息类专业的同学对下面这张图肯定不陌生,我们通过单极性PWM模式生成PWM,生成的方式是通过三角载波和正弦调制波进行比较,取开关时刻,驱动逆变器产生(b)的矩形波。此时可以看到,实际上我们变频控制是想要通过脉冲波形复现正弦波形,但是奈何我们的状态只有开关只有0和1,那么就需要多个脉冲去拼这个正弦波,由于开关频率有限,一个基波周期内的脉冲数也有限,必然无法完全的复刻正弦波,这个畸变也就是谐波产生的来源。
3、谐波性能如何优化
归其根源,如果排除控制带来的干扰,电机控制的谐波主要来源于开关管的非线性特性,所以可以这么理解,如果一个基波周期内有足够多的脉冲去重构正弦波,那么谐波含量可以非常非常小。那么基于这个推测,我们做仿真验证一下这个猜想。
从下列波形可以看出,随着开关频率变高,电流波形毛刺明显减小,谐波性能明显提升。这只是改善谐波性能的一种方法,有时候开关频率无法改变的时候,需要特殊的调制策略去进行改善,这就是后面需要讨论的了。
开关频率为2k时电流波形:
开关频率为5k时电流波形:
开关频率为10k时三相电流波形:
4 小结
1、谐波来源于逆变器的非线性特性,对电机与逆变器危害较大,造成较大的电流毛刺以及转矩脉动
2、。对于一个器件而言实际上只有开和关两种状态,数字化就是只有1和0两种状态。一个时间段内的不断的在1和0之间切换状态产生的波形,就是矩形波。而逆变器开关特性导致产生的矩形波,即是整个电机控制系统产生谐波的根源,这是从器件特性的角度来理解谐波的来源。
3、实际上我们变频控制是想要通过脉冲波形复现正弦波形,但是奈何我们的状态只有开关只有0和1,那么就需要多个脉冲去拼这个正弦波,由于开关频率有限,一个基波周期内的脉冲数也有限,必然无法完全的复刻正弦波,这个畸变也就是谐波产生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