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编程基础的你,数据可视化也不止是Excel
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 时时刻刻都会在互联网上留下大量的访问痕迹——数据,比如,小到日常的消费账单,大到一笔一笔的银行流水。
这些留下来的海量数据无疑是对现实世界的简化和抽象表达,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它们只是 Excel 里面的行行列列,不仅可读性差,而且晦涩难懂。
如何提高数据的可读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看数据的方式,解读数据的方式。
比如,我们可以将抽象的数据再抽象,经过二次抽象的数据变成了图表,反而可读性更高,更利于人们理解。
好的数据可视化我们总是会想到那种高大上很厉害的编程语言Python、R、D3语言等等,能够产生美妙图表的工具数不胜数,但它们大多都有一些技术门槛,要求你至少有一些编程基础,这对于非科班出身的人来说,并不友好。但是呢,并不是所有人都会编程,让销售学编程?让财务学编程?这个未免有点太牵强,销售有销售需要做的事,财务也有财务需要做的事,那么有没有一款人人都能用的数据可视化的工具呢?
这时有人可能会说Excel啊!用Excel!但是呢,Excel对数据量要求比较“严格”,数据多了就会有小情绪,做出来的效果好像也不尽如人意。
但是呢,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沉没成本谬误”,它指如果我们已经在一项事业上花费了很多时间,那么即使明知是失败的,我们仍然会倾向于继续把时间和资源花在上面。比如,明明你知道你这个数据量上去Excel可能会崩溃,但你还是一如既往地用Excel来分析。
这里我想说说我最近使用的一款数据可视化工具,叫做豌豆BI。
为什么说它是数据可视化工具,豌豆BI支持html5统计图,提供的统计图类型多种多样,而且系统自动选择最优的数据展示图。
但是不止是数据可视化工具,而且还是BI工具。
零建模,不用写代码,百亿级数秒级响应,1秒数字画像,帮助用户了解数据规律。业务人员在进行数据上传后,右键选择数字画像功能,系统自动匹配最合适的图形展示数据库表数据,用户也可以在数字画像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