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300数据集

P300脑电数据的制作

在基于P300的oddball刺激范式 BCI 系统研究中,最经典的应用是Farwell和Donchin在 1988年提出并设计的字符拼写器简称为P300 Speller。如下图所示,使用26个英文字母和 1-9个数字以及下划线排列成 6 x 6 的虚拟键盘矩阵。随机高亮字符矩阵的某一行或某一列,一次实验中6 x 6列均被高亮亮一次,一共12次高亮刺激。受试者必须将注意力集中在矩阵中的字符上,以此来选择组成单词的每个字母。当包括此字符的行或者包含此字符的列被高亮时(也就是oddball范式中的靶刺激),要求受试者对此做出反应,予以计数,会产生P300波形;当不包含此字符的行或者列加亮时,被试不做出反应,不予计数,不会产生P300波形,通过解析脑电信号中的P300时序位置,并对照刺激序列的时序,进而确定刺激的行列位置,从而确定出受试者注视的字符,达到根据思维打字的目的。为了有助于保持受试者的注意力,通常要求受试者对目标字符高亮的次数进行计数。值得注意的是重复高亮次数越多,识别准确率越好,但会增加拼写时间。再者每一个字符也可以代表着一个控制指令,从而可以实现36个控制指令。

个人理解:如下图,比如一个人想用脑电来打字,即用下图中的6*6键盘,当需要打出H时,则此人需要盯着看H,当每横行开始高亮,当在H这行时,脑电产生了一个P300,然后横着结束后,开始竖行的高亮循环,当到H竖行这列时,脑电又产生了个P300。如此,便可以定位该字母。

为什么不一个一个字母的高亮呢,因为速度太慢。
P300数据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