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二 管理与维护linux系统
任务一 安装与配置初始CentOS系统
[任务实施]
1、点开安装包进入安装界面,点击下一步
2、进入许可协议界面,选择我接受许可协议中的条款,点击下一步
3、进入安装类型,可选择典型安装类型和自定义安装类型,个人建议点击自定义安装类型,这样方便自己查找安装地址。
选择自定义,进入如下界面,点击更改选择安装位置,然后进入下一步
4、进入Workstation Server 组件配置界面,点击选择更改,将共享虚拟机存储到指定位置,然后点击下一步
5、最后进入到最后一步,选择创建快捷方式,点击下一步
6、点击继续进行安装过程
7、完成安装后进入输入许可证**设置,记住默认**,点击跳过
8、进入安装向导完成,点击完成完成安装
二、在虚拟机中创建一个新的虚拟机安装Linux
1、打开刚刚我们安装成功的虚拟机主页,点击创建新的虚拟机
2、进入新建虚拟机向导,选择自定义,点击下一步
3、进入虚拟机硬件兼容性选择,直接点击下一步
4、选择稍后安装操作系统,点击下一步
5、选择你要安装的操作系统,点击下一步
6、给虚拟机命名,选择安装位置,点击下一步
7、选择你需要的处理器配置
8、根据推荐选择点击下一步,到达选择磁盘,选择创建一个新的虚拟机,点击下一步
9、点击完成即可创建虚拟机
三、在虚拟机中安装Linux服务器
1、首先我们需要给虚拟机设置成使用我们下载好的CentOS-6.3-i386-bin-DVD1.iso文件
2、启动后进入第一个界面,选择第一项安装或更新系统,然后直按Enter键
3、进入下图界面,此步骤是提示你是否要检验光盘,按键盘中的Tab键选中Skip,然后按Enter直接跳过
4、跳过后进入启动安装界面过程
5、选择中文安装,然后点击【Eext】
6、选择合适的键盘,点击下一步
7、选择安装的存储设备,CentOS的安装支持多种安装方式,如果安装到本地硬盘,选择【基本存储设备】,点击下一步
8、存储设备警告信息处理,第一次安装点击【是,忽略所有数据】,不是点击另一项
9、设计主机名称
10、设置时区信息
11、设置rood密码
12、选择安装类型并默认分区
13、系统显示默认的分区,直接点击下一步后弹出是否格式化设备,选择格式化
14、进入下图,直接点击下一步
15、选择安装的组件,选择第一个组件,点击下一步
16、最后进行系统自动安装过程
17、系统自动安装完成
任务二 认识Linux的文件系统
第1步:理解Linux系统的目录结构树
第2步:列出Linux下的一些常用目录
/bin 该目录中存放Linux的常用命令。
/boot 该目录默认下存放的是Linux的启动文件和内核。
/cdrom 该目录在刚安装系统时是空的,你可以将光驱文件系统挂在这个目录下。
/dev 该目录包含了Linux系统中使用的所有外部设备,它实际上是访问这些外部设备的端口,你可以访问这些外部
设备,与访问一个文件或一个目录没有区别。例如在系统中键入“cd /dev/cdrom”,就可以看到光驱中的文件;键
入“cd /dev/mouse”即可看鼠标的相关文件。
/etc 该目录存放系统管理时要用到的各种配置文件和子目录,例如网络配置文件、文件系统、X系统配置文
件、设备配置信息、设置用户信息等。
/home 如果建立一个名为“xx”的用户,那么在/home目录下就有一个对应的“/home/xx”路径,用来存放该用户的主目录。
/lib 该目录用来存放系统动态链接共享库,几乎所有的应用程序都会用到该目录下的共享库。
/media:提供挂载(mounting)和自动挂载设备的标准位置,如远程文件系统和可移动介质(目录名为cdrecorder、floppy等)。/mnt 临时将别的文件系统挂在该目录下。
/opt 第三方软件在安装时默认会找这个目录,所以你没有安装此类软件时它是空的,但如果你一旦把它删除了,以后在安装此类软件时就有可能碰到麻烦。
/proc 可以在该目录下获取系统信息,这些信息是在内存中由系统自己产生的,该目录的内容不在硬盘上而在内存里。
/root 如果你是以超级用户的身份登录的,这个就是超级用户的主目录。
/sbin 该目录用来存放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管理程序。初始化的内存盘。在linux内核启动前,boot loader会将存储介质(一般是硬盘)中的
/sys:一个类似与/proc的文件系统,在Linux2.6内核中最新出现的,包含的文件用于获得硬件状态并反映内核看到的系统设备树。它使用了/proc中的很多帮助。
/tmp 用来存放不同程序执行时产生的临时文件,该目录会被系统自动清理干净。
/usr 用户的应用程序和文件几乎都存放在该目录下。
/var 该目录存放那些经常被修改的文件,包括各种日志、数据文件。
/initrd 它的英文含义是boot loader initialized RAM disk,就是由boot loader,文件加载到内存,内核启动时会在访问真正的根文件系统前先访问该内存中的initrd文件系统。
【子任务二】 了解Linux系统中的路径规则
第1步:理解绝对路径
绝对路径:路径的写法一定是由根目录“/”写起,例如/usr/local/mysql就是绝对路径。
第2步:理解相对路径
相对路径:路径的写法不是由根目录“/”写起,例如,用户进入到/然后在进入到home,命令为【cd /home】,然后再使用【cd/test】命令,此时用户所在的路径为/home/test。第一个cd命令后/home,第二个cd命令后跟test,并没有/,这个test是相对/home目录而言的,所以叫相对路径。
【子任务三】 掌握Linux系统中的基本命令
第一步:[ls]命令显示文件信息
首先在linux中用【ls】查看文件,查询情况如下
可以看到在这个linux中只有两个文件,即pub和sales,也就是图片中的蓝色英文部分。
除了【ls】这个命令外,常用的就是在ls后面加上【-a】\【-l】\【-d】它们的含义如下
【ls -a】显示当前文件夹内的隐藏文件,演示如下图
从这个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除了我们上面查询的文件pub和sales外,还多了几个点(我的linux中应该是没有隐藏文件,所以就只有几个点,如果一般有隐藏文件的话,那点后面就是跟的隐藏文件名。)那么这个点后面跟的有文件名的话,这个文件就是隐藏文件。
【ls -l】显示文件详细信息,演示如下图
从这个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除了我们上面查询的文件pub和sales外,还多了几个点(我的linux中应该是没有隐藏文件,所以就只有几个点,如果一般有隐藏文件的话,那点后面就是跟的隐藏文件名。)那么这个点后面跟的有文件名的话,这个文件就是隐藏文件。
【ls -l】显示文件详细信息,演示如下图
如果在ls –l命令后再加上-h我们就可以看到可以把文件的大小用具体的值来表示,演示如下图
【-d】显示目录属性
【ls -ld】显示当前目录本身而不显示目录下的数据
而且-d经常和-l一起使用。
第二步:使用【mkdir】命令创建目录
演示如下图,我们在目录tmp下创建一个文件mulu
但是如果我们想在tmp下创建一个新目录的同时还要创建一个子目录,这时直接用mkdir是创建不了的,我们就需要用到【mkdir -p】这个命令,演示如下图,
我们ls一查看就可以看到在新建的目录janpan下创建了子目录bobo。
我们还可以用mkdir同时创建多个目录,比如我可以在/tmp/japan下创建一个chang的目录同时在/tmp/japan下创建一个short的目录,或者更多的目录(如20个或者30个)。演示如下图。
然后再查看,我们就会看到在/tmp/janpan目录除了我们一开始创建的bobo目录,还多出了chang和short目录。
当我们创建好目录后要怎么去切换呢,那就是使用【cd】目录,下面我们就来演示一下
第四步:使用【cd】目录进入文件的目录
当我们创建好目录后要怎么去查看呢,那就是使用【cd】目录,下面我们就来演示一下。
这个命令的使用很简单,你要切换到那个目录,就用cd加上目录名称就行了。而我们想要显示详细的目录呢,那么就需要使用【pwd】命令。
第五步:使用【pwd】命令打印出当前所在目录
当我们敲下pwd命令就会显现出当前目录的绝对路径。演示如下图
在这里我要大家介绍【cd】目录加上两个特殊的命令【.】和【..】,【.】表示当前目录,【..】表示当前目录的上级目录。演示如下。
示怎样 既然可以创建、切换和查询,那么就可以删除,怎样删除一个目录,就要使用【rmdir】命令。下面就来演删除目录。
第六步:使用【rmdir】命令删除目录
大家需要注意的是【rmdir】命令只能删除空目录,使用也很简单,直接用rmdir加上目录名就可以删除了。演示如下。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复制命令【cp】。
第七步:使用【cp】命令复制文件
如果我们想要将一个文件复制到另外的位置,那么就用cp命令直接加上要复制的文件或目录,然后加上要拷贝到的目标目录就可以了。演示如下。
如果我们想要复制目录,那么就需要加上-r命令。而且cp可以同时复制多个文件和目录。演示如下。
还有一个【-p】命令,它的作用是保留文件属性。演示如下。
还有一点就是我们在复制的同时还可以改名。演示如下。
下面我们就来看剪切和改名【mv】命令。
第八步:使用【mv】命令移动或重命名文件/目录
例如我们前面创建的japan下有两个子命令,现在我们将chang这个子剪切到root目录下。演示如下。
我们可以看到japan目录已经没有了chang,而在root目录出现了chang。下面我们演示在剪切的同时改名以及在当前目录剪切的同时改名,演示如下。
第九步:使用【rm】命令删除目录或者文件
rm直接加上文件名就可以删除了,如我们将/etc目录下的一个文件复制到/root下然后将他删除。演示如下。
如果我们一次性删除多个文件,不需要被询问是或不是,就加一个-f。演示如下。
如果要删除一个目录,就需要加一个-r,当然如果我们一样想直接删除多个目录而不被询问的话,加一个-f。演示如下。
第十步:使用【touch】命令创建文件
我们可以当前目录下创建一个文件,演示如下。
该命令还可以同时创建多个文件,演示如下。
如果我们想要浏览一个文件的话,就使用【cat】命令。
第十一步:使用【cat】命令查看文件内容
演示如下,这条语句是我们linux欢迎界面的语句。
我们还可以给这些语句加上一个行号,只要加上-n就可以了,演示如下。
我们现在看的都是一些较短的文件,如果我们要看一些长的文件。那么最好是用【more】命令。
第十二步:使用【more】或【less】命令分屏显示文件与目录
More还有几个小命令,按(空格)或f页面就会一页一页的往后翻,而按回车就会一行一行的往下翻,按q(Q)就会退出。
我们就会知道使用more只能往下,那如果我们想往回翻也就是我们想往上翻应该怎么办呢,那我们就使用【less】这个命令,它不仅可以往下翻还可以往上翻。演示如下。
在这里主要是给大家讲在【less】中,按k键是向上翻页,按j键是向下翻页。
如果我们只想看文件的前几行或者是后几行,那么我们使用【head】或【tail】命令。
【head】的演示如下,我们用head加上-n再加上我们想要查看的行数再加上要查看的文件名就可以了。例:
那如果我们不加行数呢,那么它就会默认的显示十行。演示如下。
【tail】演示。tail的用法跟head一样,不过它显示的是末尾的内容。例:
而tail还有一个小命令【-f】他它可以动态的来显示一个末尾的文件内容,但你输完命令之后呢并没有回到命令行,如果你查看的目录有变化呢,如你修改你的linux的IP之类的变化呢,那【-f】的内容也会改变,大家可以自己试一试。
第十三步:重启与关机
在Linux下一些常用的关机/重启命令有【shutdown】、【halt】、【reboot】及【init】,它们都可以达到重启系统的目的,但每个命令的内容的内部工作都是不同的。
【reboot】重启系统。
【shutdown-r now】立刻重启(root用户使用)。
【shutdown-r 10】过十分钟自动重启。
【shutdown-r 20:35】在时间为20:35时重启关机命令
【halt】立刻关机。
【poweroff】立刻关机。
【shutdown-h now】立刻关机(root用户使用)。
【shutdown-h 10】十分钟后自动关机。
任务三:使用vim编辑器配置网络
子任务一:使用【setup】命令配置IP地址
第1步:运行【setup】命令
在命令行下输入【setup】命令然后按下Enter。
第二步:选择网络配置
第三步:选择网卡
第四步:填写IP地址
第五步:保存IP地址配置选项
第六步;重启网络服务并查看IP地址信息
【子任务二】使用vim打开网络开关
第一步:打开网卡配置文件
【vim/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使用vim编辑器打开网卡配置文件。打开后的界面如下图。
第二步:编辑“ifcfg-eth0”文件
按a、i、o中任意的一个键,进入编辑模式,此时最下方会有“INSERT”插入标记,表示文件正处于编辑模式,把光标移到第四行,将“ONBOOT=no”修改为“ONBOOT=yes”,演示如下。
第三步:退出并保存编辑的文件
修改完信息后,按Esc退出编辑模式,然后保存编辑的文件,输入【:wq】,保存并退出,演示如下
第四步:打开网络的总开关
使用【vim /etc/sysconfig/network】命令打开网络总开关的配置文件,按i键编辑文件,配置演示如下。
红线圈起来的地方是我们自己增加的配置内容,配置完之后,应该重启网络或者注销系统,让配置生效。
第五步:重启网络服务
使用【service network restart】或【/etc/init. d/network restart】重启network服务使之生效。
然后再使用【ifconfig】查询IP地址信息。演示如下。
第六步:总结vim编辑器的简单操作
【wq;】写入磁盘并退出
【:q】不保存退出
【:q!】强制退出
【子任务三】使用vim配置DNS地址
第一步:打开DNS的配置文件
使用【vim /etc/resolv. conf】命令打开DNS的配置文件
第二步:配置DNS地址
第三步:总结vim的使用
vim可以分为三种状态,分别是指令模式(也称一般模式)、插入模式和低行模式。各模式的功能如下。
(1)指令模式/一般模式:控制屏幕光标的移动,字符、字或行的删除,移动复制某区段及进入插入模式下,或者到末行下。
(2)编辑模式/插入模式:只有在Insert Mode下,才可以做文字输入,按Esc键可回到指令模式。
(3)末行模式:将文件保存或退出vim,也可设置编辑环境,如寻找字符串、列出行号登。
三种模式切换及常用操作:
(1)命令模式
命令模式为vi的初始模式。在普通权限下键入“”$ vi 文件名 “”或 临时root用户下键入 “# vi 文件名”
命令模式中:
ZZ:退出vi
h或<-左键:左移一个字符
j或下键:下移一行
k或上键:上移一行
l或右键:右移一个字符
pageDown(或ctrl+F):下翻一屏
pageUp(或ctrl+B):上翻一屏
G:移动到缓冲区的最后一行
num G:移动到缓冲区中第num行
gg:移动缓冲区的第一行
x:删除当前光标所在位置的字符
dd:删除当前光标所在行
dw:删除当前光标所在位置的单词
d$:删除当前光标所在位置至行尾的内容
J:删除当前光标所在行行尾的换行符(拼接行)
u:撤销前一编辑命令
a:在当前光标后追加数据
A:在当前光标所在行行尾追加数据
r char:用char替换当前光标所在位置的单个字符
R text:用text覆盖当前光标所在位置的数据,直到按下ESC键
【子任务四】配置网卡多IP地址信息
第一步:使用命令配置临时IP地址
有时为了临时方便及工作需要,需要配置一个临时IP地址,重启网络服务或重启系统后就会失效,不会永久保存在系统中,可以通过如下命令实现:
[ifconfig eth0 1.1. 1. 2 netmask 255.0. 0. 0]配置网卡的临时IP,重启失效。
第二步:临时将一个网卡绑定多个IP
如果一个临时IP地址不够用,还可以绑定多个临时IP,在网卡后面跟“eth0:1”(冒号1)即可:
(井ifconfig eth0:1 1.1. 1.3 netmask 255. 0.0.0]eth0后面跟冒号和1。
第三步:一网卡永久绑定多个IP
复制配置文件ifcfg-eth0为ifcfg eth0:l,此方法为永久修改。
便用cd /etc/sysconfig/ network srcipt/1命令进人网卡文件存放目录,使用Kcp ifcfg-etho ifcfg-eth0:1]命令复制网卡文件为ifcfg-eth0:1。然后使用[vim ifcfg eth0:1]命令修改其中的IP地址。
【子任务五】操作网卡与测试网络
第1步:通过命令操作网卡
操作网卡的命令主要是[ifconig]命令,可以通过该命令关闭或启用网卡。
[ifconfig etho down]关闭网卡。
[ifconlig ctho up]启用网卡。
[ifconfig etho hw ether 00 E0;23;45 :34:A1]修改网卡物理地址(MAC地址)。
[service network restart]或[/etc/init. d/network restar1]重启网络服务。
[ifconfig]在看网卡IP地址与物理地址信息。
第2步,测试网络状态测试网络状态主要有【traceroute】【ping】【netstat】3个命令。
[tracroute www. sina. com. cn]显示数据包到达目的主机所经过的路由。
[netstat -lpe)显示所有监控中的服务器的Socket和正使用Socker的程序信息。
[netstat-t]是示TCP/UDP传输协议的连接状态。
[arp-s 192. 168. 33.15 00;60:08,27.CE,B2]添加一个IP地址和Mac地址的对应记录,
【子任务六】启动图形界面还是字符界面
第一步:打开inittab配置文件
【vim /etc/inittab】使用vim编辑器打开/etc/inittab.
打开的文件内容如下所示。
在这个文件中,我们通过住释可以看到,Linux有7个运行级,分别如下所示。
0 - halt(美机让系统美闭所有进程井美机)。
1 - Single user mode (单用户字符界团通常又称》或S).
2 - Mutiuser, withoul NFS (不具备网络文件系统功值的多用户字符界面),
3 - Full muliuser mode (几备网络文件系忧功能的多用户字符界面)。
4 - unused (保留不用)。
5- X11 (几备网络功他的图形用户界面)。
6. reboot (美闭所有运行的进程并重新启动系统)。
除此之外还有A、B、C 3个运行级别,但在Linux中都没有意义。
Linux系统中不同的运行级别(Run Level)代表了系统的不同运行状态,例如Linux服务器正常运行时处于运行级别了,是能够提供网络服务的多用户模式,而运行级别1只允许管理员通过服务器主机的单一控制台进行操作即单用户模式。
第二步:修改linux启动模式
按键盘上的i、o或a 3个字符中的任意一个.进人编辑模式,把光标定位到最后一行的"id:i5:initdefaul!"中,修改数字。如果数字是5.系统启动后默认进人图形界面,设为3则系统启动时默认进人字符终端界面。
第三步:保存配置文件
按键盘左上角的Esc健退出编辑模式,输人【:wq】(冒号和wq两个字母),保存并进出,关闭文件。
第四步:图形与字符界面的切换
Linux作为服务器,一般工作在字符界面下,古用资源较少,功能很强大,但有时需要桌面办公时,即可切换到图形界面。Linux 系统作为办公系统,功能同样强大,可以完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