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Insight使用方法
对于一个真正的项目,往往有几十几百甚至上万个c文件,h文件,代码量非常大,代码之间关联非常复杂,这就带来一个问题:代码的分析、阅读越来越难。譬如这里引用了一个函数,但是这个函数可能在另外一个目录下的一个文件夹中存放,这种情况下代码查找和阅读很困难,我们希望有一个好工具能够帮助。于是乎有了SourceInsight,简称SI。
使用步骤:
建立工程及添加项目
1、要使用SI看代码,首先要创建一个工程。菜单栏:project -> new project。在弹出的对话框中上面输入工程名字(自己起名字,随便写,但是一般要和工程相对应,免得时间长了会忘记),下面输入工程文件存放的位置(一般和要查看的源代码放在同一个目录下,创建一个文件夹SI_Proj用来存放工程)。
2、工程项目文件和工程中管理的源代码文件目录可以不同,但是一般习惯放在一起。(E:\STM32\STM32F10X标准固件库\SI_Proj)点击确定,进入new project setting,直接点OK进入下一步。
3、到了向项目中添加文件的步骤,在左侧选择STM32F10X标准固件库这个目录,然后点击右侧边栏的add tree即可添加,发现添加了X个文件进去。
4、本来应该结束了,但是有遗留问题。因为SI软件有个特点,它只能发现自己识别了的文件类型,对于它未识别的文件类型它就看不到。譬如start.S文件就未包含在内,因为SI默认不认识.S后缀的文件。
解决方案:第一种是自己配置,在options -> document options中自己添加*S。第二种是加载别人提供的配置文件(AstonSICFG)。
5、解决了4种问题然后再次添加文件。菜单栏:project -> add and remove project files再次浏览到STM32F10X标准固件库目录下,再次add tree,发现添加了额外的文件。
解析工程文件
1、SI工作原理就是预先把所有源代码中的所有符号全部解析存储到数据库中,然后等我们进行符号查找时,SI不是查文件,而是直接查数据库帮我们索引符号,因此SI查找速度非常快。
2、因此我们使用SI查阅源码前应该预先进行源码解析。在菜单栏:project -> synchronize files,选中上面2个,然后确定。
调节字体
options -> document options进去后,点击screen fonts,将字体改为12.
最后配置如下图所示:
声明:本文参考了朱有鹏老师的嵌入式课程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