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均衡原理

传输层负载均衡的实现
第一层:可以利用DNS,进行域名解析(但是由于DNS的缓存机制 高可用难以实现)
负载均衡原理

第二层:借助代理服务器,实现请求的分发
代理服务器:提供了 公网IP:115.39.19.22 局域网IP:192.168.0.100
功能:将请求IP报文中的目的地修 从公网IP 转换成 局域网IP
负载均衡原理
请求IP数据报
负载均衡原理
响应IP数据报

负载均衡原理

第三层 :进一步改进,请求响应分离
借助arp协议 可以利用MAC地址 将子服务器之间与IP地址进行绑定
实现响应跳过代理服务器,请求的转发从网络层(跨IP传输) 转换成数据链路层(本地传输,一定程度提高了安全

请求IP报文(借助代理服务器 将arp广播出去)
负载均衡原理

响应IP报文(完全不依靠代理服务器)
负载均衡原理

补充:
a.请求分发的方式:轮询、最小连接、加权最少连接。。。。。
b.DNS域名系统(基于UDP服务,端口号为53):
DNS客户机需要在程序使用名称时,会查询DNS服务器来解析该名称;
查询信息包括:指定的DNS域名、指定的查询类型、DNS域名的指定类型.
c.arp是地址解析协议: 根据IP地址获取物理地址的一个TCP/IP协议。arp缓存就是IP地址和MAC地址关系缓存列表。提高网络效率,但存在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