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服务之FTP
本系列文章原则:灰常详细,灰常简单,新手包学包会!因其简单,故未涉及安全性方面的考虑呵!
本实验服务器为rhel-5-server-i386,客户端为windows xp。本实验所用软件包在rhel-5-server-i386-dvd.iso镜像文件的Server目录下。
1、服务器端配置
(2)、查看IP是否修改成功。
(3)、安装软件包。
(2)、编辑主配置文件(/etc/vsftpd/vsftpd.conf)。删掉大量注释后,其实我们只添加了一句pasv_enable=YES,允许被动连接。
(3)、禁止用户列表有两个:/etc/vsftpd/ftpusers和/etc/vsftpd/user_list。我们可以将禁止访问的用户添加到任意一个列表。这两个列表的区别是ftpusers默认启用,user_list受主配置文件vsftpd.conf中userlist_enbale参数的控制。我们创建两个用户permit和forbid,将forbid放入user_list列表。
(4)、启动vsftp服务。
2、客户端测试
(1)、测试客户机与服务器的连通性。
(2)、匿名用户登录成功。
(3)、允许访问用户登录成功。
(4)、禁止访问用户登录失败。
=================================================================
=============以上为最基本配置,下面讲一点点扩展内容。============
=================================================================
1、添加虚拟用户。
(1)、创建虚拟用户登录文件(login),其中奇数行为用户名,偶数行为密码。
(2)、安装用于生成DB文件的软件包。
(3)、将login文件转换为DB文件并存放于/etc/vsftpd/目录。
(4)、创建并编辑PAM认证文件(/etc/pam.d/ftp.virtual),这里login文件不用写后缀名,软件会自动寻找后缀名为.db的文件。
注:64位系统应将lib改为lib64。
(5)、创建一个系统用户,用于绑定FTP的虚拟用户。
(6)、编辑主配置文件(/etc/vsftpd/vsftpd.conf),添加(或更改)如下内容。
(7)、重启服务(vsftpd)。
(8)、客户端测试。
2、添加域名解析。(DNS的详细配置参见博文linux服务之DNS。)
(1)、安装软件包。
(2)、编辑主配置文件(/var/named/chroot/etc/named.conf)。
(3)、编辑正向解析的zone文件(/var/named/chroot/var/named)。
(4)、客户端测试。(成功)
下图还未点击转到。
本文转自walker snapshot博客51CTO博客,原文链接http://blog.51cto.com/walkerqt/601612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RQS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