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基础】传输介质简介
目录
- 概念
- 简单网络
- 传输介质
3.1 同轴电缆
3.2 双绞线
3.3 光纤
3.4 串口电缆 - 冲突域
1. 概念
通信网络处理包含网络设备本身之外,还包含链接这些设备的传输介质。
2. 简单网络
两个终端,用一条能承载数据传输的物理介质(也就是传输介质)连接起来,就是一个最简单的网络。
3. 传输介质
3.1 同轴电缆
-
传输形式:电信号
-
以太网标准:
-
10BASE5:
- 10:10mbps
- BASE:基带传输
- 5:传输介质具体类别(粗同轴电缆)
3.2 双绞线
- 传输信号:电信号
- 双绞线分为屏蔽双绞线和非屏蔽双绞线
双绞线的目的就是为了产生垂直磁场相互抵消,减少电磁干扰。
- 线序:对应水晶头的八个针脚
-
568A:绿白,蓝,橙白,橙,蓝白,绿,棕白,棕
568B(常用,效果更好):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 -
直通线:传输介质两端的线序是一样的,用于连接异种设备
-
交叉线:传输介质两端的线序不一样,用于同种设备
-
3.3 光纤
- 传输信号:光信号
- 黄色:单模(光纤中只能传输一种颜色的光)
橙色:多模(光纤中可以传输多种颜色的光),不适合远距离传输,因为会产生色散
3.4 串口电缆
基本淘汰
4. 冲突域
共享式网络中可能会出现信号冲突的现象。在共享式网络中使用同一条介质进行双向传输的节点集合称为冲突域。
- CSMA/CD(在交换式网络中已经不用了):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
先听后发 | 边听边发 |
---|---|
冲突即停 | 随机重发 |
- 双工模式
半双工:在同一时间内,只能收/发
全双工:在同一时间内,既能收又能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