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tégé入门
1 本体(ontology)的定义
本体(Ontology)最初是哲学领域概念,是对现实世界真实存在所作出的客观描述。20世纪90年代,本体概念被引入人工智能、图书情报和知识工程等领域,一度成为了这些领域的热门研究课题。本体引入不同的领域之后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然而不同的专家学者对本体的理解不同,所给出的定义也有所差异。
Neches(1991,最早对本体定义进行研究的学者)、Gruber(1993)、Borst(1997)、Studer(1998)。其中德国学者Studer等人提出的本体定义被各领域专家学者高度认可,他认为:“本体是共享概念模型的明确的形式化规范说明”。
中国学者也对本体定义做了很多研究。张晓林教授(2002)、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的李景博士(2005)、北京大学汤艳莉、赖茂生教授、张秀兰教授通过对国内外各领域本体
定义的深入研究,总结出了本体定义:本体是通过描述、捕获领域知识,确定领域内共同认可的概念和概念间的关系,以用于领域内的不同主体之间交流与知识共享的形式化规
范说明。
结论:国外对本体的研究较为深入,所给出的本体定义比较经典,被学术界广泛引用。但对于本体的定义,学术界一直没有统一的定论,但存在基本的共识,即本体包括:
概念化、形式化、可共享、明确、描述领域知识这五大特征。有关本体的定义仍旧是目前本体研究领域的一个研究方向。
2 本体的构建方法
相应地,本体构建就是指构建本体的过程。一般来讲,有两种常见的本体构建方式:一种是依靠本体专家手工构建,另一种则是在一些机器学习方法的帮助下采用自动或半
自动的方法进行构建。目前采用人工构建方式的方法中,具有代表性的有骨架法[2]、TOVE[3]法、IDEF5[4]法、METHONEOLOGY[5]法,而采用半自动构建方式的方法有七步法
、五步循环法、循环获取法,但是,自动构建本体的方法目前还没。
结论:七步法是基于本体构建工具Protégé的本体构建方法,较为实用,应用广泛
3 本体的构建工具
本体的开发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需要借助开发工具来完成本体的构建任务。目前常用的本体构建工具主要分为两类:可视化手工构建工具和半自动化构建工具。
可视化手工构建工具主要有:Protégé、Apollo、WebOnto、WebODE和OntoEdit等,这类工具通常为用户提供可视化界面,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完成本体的构建。
Protégé具有图形化的用户界面,操作简单便捷,提供详细的帮助文档,支持模块化设计。并且支持OWL语言,可利用RDF、RDFS、和OWL等本体描述语言在系统外对本体
进行编辑和修改。Protégé也是所有这些工具当中唯一一款支持中文的本体构建工具。
4 Protégé的下载和安装
官方网站:https://protege.stanford.edu/ 有Protégé desktop版和web Protégé版两种,常用的是桌面版,进入下载界面之后如下图所示
5 手动搭建一个“example.owl”本体
搭建方法借鉴了七步法,具体步骤如下
具体操作的时候,对上述方法可以进行灵活的变动,比如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进行
6 example.owl可视化之后的效果图
7 基于推理机HermiT的查询结果
8 SPAQL查询(Apache Jena Fuseki)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