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系统概论
1.1计算机的分类
计算机发展史
1.2.1 计算机的变化
时间 | 发展 | 出现 |
---|---|---|
1926-1957 | 电子管计算机 | 数据处理及 |
1958-1964 | 晶体管计算机 | 工业控制机 |
1965-1971 |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 小型计算机 |
1972-1990 | 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 微型计算机 |
1991- | 巨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 单片计算机 |
1.2.2计算机性能指标
内容 | 说明 | 公式 |
---|---|---|
主频/时钟周期 | f 单位MHz ,GHz | |
时钟周期 | 主频的倒数 ,单位 μs ns | T = 1 / f |
CPU执行时间 | cpu时钟周期数 * 时钟周期 | 公式为:s = n * T |
CPI | 一条指令执行的平均时钟周期 | 一段程序总周期数 / 程序所有指令条数 |
MIPS | 每秒执行多少百万次指令 | MIPS = 指令数 / (执行总时间 * 10^6) |
FLOPS | 每秒执行浮点操作次数 | FLOPS = 总浮点操作次数 / 程序执行时间 |
1.3 计算机的硬件
名称 | 说明 | 备注 |
---|---|---|
运算器 | 算术运算,逻辑运算 | ALU 算数逻辑运算部件 |
储存器 | 16个触发器为一个储存单元,都有地址 | 磁盘,光盘储存器式外存,半导体储存器式内存 |
控制器 | 发号施令的部件 | 每一个基本操作叫做指令,一串指令叫做程序 |
指令分为两部分操作的性质,操作的地址,即:操作码 + 地址码
指令和数据都可以放到存储器,一般分开,指令序列存放到存储器中称为存储程序,控制器依据存储的程序来控制全机协调完成任务叫程序控制
指令和程序放在一起,储存程序按地址顺序执行,叫做冯诺依曼结构,指令和数据放在两个存储器中叫哈佛结构,后者速度快。
取指令的一段时间叫做取指周期,执行指令的一段时间叫做执行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