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路由
动态路由
1.基本定义
动态路由: 基于某种路由协议实现
动态路由特点: 减少了网络成本,占用了网络带宽
动态路由协议概述: 路由器之间用来交换信息的语言
度量值: 跳数,带宽,负载,时延,可靠性,成本
收敛: 使所有路由表都达到一致状态的过程
2.动态路由协议分类
距离矢量路由协议(RIP IGRP)
依据从源网络到目标网络所经过的路由器的个数选择路由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OSPF IS-IS)
综合考虑从源网络到目标网络的各条路径的情况选择路由
3.RIP
3.1路由表的形成
路由器学习到直连路由
更新周期30s以后,路由器会向邻居发送路由表
再过30s,第二个更新周期到了再次发送路由表
3.2rip的度量值与更新时间
rip度量值为跳数
最大跳数为15跳,16跳不可达
rip更新时间
没隔30s发送路由更新消息,UDP520端口
rip路由更新消息
发送整个路由表信息
3.3水平分割
执行水平分割可以阻止路由环路的发生
从一个接口学习到路信息,不再从这个接口发送出去
同时也能减少路由更新信息占用的链路带宽资源
3.4rip的配置和验证
启动rip进程
Router(config)# router rip
Router(config-router)# network network-number #宣告主网络号
查看路由表 show ip router
查看路由协议的配置 show ip protocols
3.5rip路由协议v1与v2
4.OSPF
4.1ospf路由协议概述
自治系统(AS)
内部网关协议(IGP):{RIP OSPF}
外部网关协议(EGP):{BGP}
4.2OSPF的工作状态
建立邻接关系–>链路状态数据库–>最短路径树–>路由表
4.3OSPF度量值为COST
COST=10^8/BW(b/s)
最短路径是基于接口指定的代价计算机的
接口类型 | 代价 |
---|---|
Fast Ethernet | 1 |
Ethernet | 10 |
56K | 1785 |
4.5OSPF的基本概念
RouterID
OSPF区域内唯一标识路由器的ip地址
RouterID的选取规则
首先,选取路由器loopback接口上数值最高的ip地址
如果没有loopback接口,在物理端口中选取ip地址最高的
也可以用router-id命令指定RouterID
OSPF区域
为了适应大型的网络,OSPF在AS内划分多个区域
每个OSPF路由器只维护所在区域的完整链路状态信息
区域ID
区域ID可以表示成一个十进制的数字
也可以表示成一个ip
骨干区域Area0
负责区域间路由信息传播
4.6DR和BDR的选举方法
自动选举
网段上Router ID最大的路由器被选举为DR,第二大被选举为BDR
手工选择DR和BDR
优先级范围是0-255,数值越大,优先级越高,默认为1
如果优先级相同,则需要比较Router ID
如果路由器的优先级被设置为0,他将不参与DR和BDR的选举
4.7ospf的组播地址
224.0.0.5
224.0.0.6
4.8ospf数据包类型
数据包:承载在批数据包内,使用UDP89号端口
ospf的包类型
4.9ospf邻接关系的建立
第一阶段:使用hello报文建立双向通信过程
开启DR和BDR选举
第二阶段:建立完全邻接关系
4.10OSPF的配置命令
router ospf process-id #启动OSPF路由进程号
network address inverse-mask area area-id #指定ospf协议运行的接口和所在区域
show ip ospf neighbor #查看邻居列表及其状态
show ip ospf #查看ospf的配置
show ip ospf interface type number #查看ospf接口的数据结构
5.OSPF和RIP的比较
s inverse-mask area area-id #指定ospf协议运行的接口和所在区域
show ip ospf neighbor #查看邻居列表及其状态
show ip ospf #查看ospf的配置
show ip ospf interface type number #查看ospf接口的数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