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程序的唯一标准就是你会不会用自己写的程序
“在工作了很多年之后我才突然想通了这个道理,检验程序的唯一标准,不是框架有多牛B(我没在黑GOOGLE),也不是软件生产流程有多陷阱(我没在黑燃尽图和结对编程),唯一的标准就是你会不会用自己写的程序”
最近想通的几个小技能,2018年才想通的,就在这2天突然想通的技能
1.边小窗口看视频,边写程序
用的自然是我们屹立不倒的迅雷公司的【迅雷看看】
一个功能是=切换普通模式=,另一个功能是=窗面最前=
实在不能在太爽了
之前我一直用的是双屏,4屏幕
对的,我是在显摆,其实单屏幕也没有什么不好
平时就看很多同事都是边开小视频看NBA边写程序,还不好意思,老板路过,总要遮遮掩掩
我不是老板,其实我倒觉得这样写程序的效率其实不比边写程序边听歌差
当然很多老板认为(其实这很看个人)
对于我来说反正听歌,看视频,和不看视频不听歌,其实写程序效率都是差的
可以去看我之前写的一个个人编程效率预测,很多人都是自己为自己高效而已-》
而大部分人低效,却其实并没有什么方法解决呢?
你说那种大横屏,要不是开小窗口,边吃鸡,边...,这是卖广告的不会告诉你的
要不,我实在想不到这么大一个屏幕还有什么意思呢,
(如果你连用都不会用,那么就真别说创造了,写程序是一个创造的活动)
2.三脚架,手机夹
看过香港铁笼屋,觉得很惨
但或许三脚架是你比较好的选择
我买的是这个有些金色的 懒人手机支架,2个180度的节点,就相当于360度全覆盖
写玩十几个小时程序,躺床上看小视频超爽的
(有人可能会说这和写程序有什么关系?首先是能放松你的腰,然后就这2都是程序员利器,不懂的就多写几年程序在体会吧,所以还是那句老话--
贫穷限制了你的想象,实物平穷那是既有现实,难于接受也必须承认,可很多人更不愿意承认的是思想的平穷,这还当个X程序员)
3.蓝牙耳机
终于才想明白了为什么地铁里,公车上那么多人拿着蓝牙装B
以前觉得有射频始终不好,可能还是有线耳机比较好
现在觉得活着也挺累的,辐射什么的也算了
在说,你真要是搞技术的就别那么迷信,把你的有线耳机拆开,看看发音的原理是什么,就算那么小小的一个耳机头,里面也是有好几个电子元件的
这些电子元件是否有电磁辐射捏
还有我最近买的蓝牙,就算上下楼层喝水都还能听很清晰
嗯,我说的是复式,我又在显摆了
(地方大,工作环境优,人多,真不是给你显摆用的,天时地利人和,用来显摆多浪费啊,这是一个程序员很好的测试,锻炼,和提高的场所)
4.手机OTG外接硬盘
反倒是那些,拍视频,做媒体的比较有钱,对NAS的品牌和型号了如指掌,是他在搞技术呢,还是你在搞继续
又或者是那些, 搞金融的数据重要啊,但明明他只要日报表,需要解决的是峰值问题,根本不需要持续性的数据传输
而唯有我们这些,搞技术会说,硬盘贵啊,服务器难用啊,又要开发,麻烦
人家王可可,手表都几个了,你有吗?
(写程序最大一个好处就是成本低,前提是程序员智商和技能比较低,嗯,说的就是你,很多老板都认为程序员成本低呀,不用压货,2018才幡然醒悟,程序员是一个非常之低效的工种,低效,而且无法提升效率,意味着越来越低的薪酬,嗯,我没在黑印度,检验程序员的唯一标准就是你会不会提升自我,扩展视野,而当你提升到一定高度,你就再也不会做程序员)
一个好的程序员必须先是一个执着专注的程序员,而一个非常执着,十分专注的程序员注定达不到一定高度,也无法提升写程序的效率,这有点博弈论的味道,不过确实如此
2017年过了,才真正发现,确实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
2018,其实真的程序员和搬砖的没两样,网上比较多认为这是调侃,而我认为这是事实,你的技能才能能力体现在你的收入中
并不是我不断更新,而是广大网友的不断更新,而且真看不出这种更新会有衰竭的一天,真不能把脑力和劳动力划个等号,社会会老年化是一个可量化的指标,因为人数有统计,但是脑力知识文化这些每个人所产生的数量和质量都无法完全记录,这些脑力活动是一个传承的过程,能传承下来就牛逼了,只能说2020年中国正处于人数和脑力效率的最甜的甜点,TMD这么多牛逼的软件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我想大多数程序员和软件从业者,如果闭关自守,那时再干10年也不会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