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考分类精讲-企业信息化战略与实施
1.信息系统的概念
- 维纳(Norbert Wiener):信息就是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
但信息可转换为物质或能量。 - 香农(Claude E.Shannon):信息就是不确定性的减少。
- 哲学界:信息是事物普遍联系的方式。
- 其他:信息是事先不知道的报导。
- 信息化就是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的现代化。
- 信息化就是从物质生产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向信息产业占主导地位
社会转变的发展过程 - 信息化就是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演进的过程。
企业战略是对企业各种战略的统称,其中既包括竞争战略,也包括营销战略、发展
战略、品牌战略、融资战略、技术开发战略、人才开发战略、资源开发战略等等。
解读:确定企业未来发展的大方向。
企业信息化战略是指企业为适应激烈的环境变化,通过集成聚合现代信息技术,开
发应用信息资源,并能够聚合组织制度以期获取未来竞争优势的长远运作机制和体
系。
解读:为企业战略开发支撑系统。
系统规划是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第一个阶段,其任务是对企业环境、目标及现有系
统的状况进行初步调査,根据企业目标和发展战略,确定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对
建设新系统的需求做出分析和预测,同时考虑建设新系统所受的各种约束,研究建
设新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解读:单个项目的立项分析。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结构化法
- 用户至上
- 严格区分工作阶段,毎阶段有任务与成果
- 强调系统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局性
- 系统开发过程化,文档资料要求标准化
- 自顶向下,逐歩分解(求精)
原型法 - 适用于需求不明确的开发
- 包括抛弃原型和进化性原型
- 面向对象方法
- 更好的复用性
面向对象方法 - 更好的复用性
- 关键在于建立一个统一,全面,合理的模型
- 分析、设计、实现三个阶段,界限不明确
-面向服务的方法 - so方法有三个主要的抽象级别:操作、服务、业务流程
- SOAD分为三个层次:基础设计层(底层服务构件)、应用结构层(服务之间的接口和服务级协定)和业务组织层(业务流程建模服务流程安排)
- 服务建模:分为服务发现/服务规约和服务实现三个阶段
系统建模
政府信息化与电子政务
ERP系统
CRM
SCM 供应链系统
商业智能(BI)
决策支持系统(DSS)
数据仓库
数据挖掘
知识管理
企业门户
电子商务(EDI)
企业应用集成
- 界面集成:把各应用系统的界面集成起来,统一入口,把产生“整体"感觉。
- 数据集成:数据集成式应用集成和业务过程集成的基础。把不同来源、格式、特点
性质的数据在逻辑上或物理上有机地集中,从而为企业提供全面的数据共享。ETL、
数据仓库、联邦数据库都可视为数据集成。 - 控制集成(功能集成、应用集成):业务逻辑层次集成,可以借助于远程过程调用
或远程方法调用、面向消息的中间件等技术。 - 业务流程集成(过程集成):进行业务流程集成时,企业必须对各种业务信息的交
换进行定义、授权和管理,以便改进操作、减少成本、提高响应速度。 - 消息集成:适用于数据量小、但要求频繁、立即地、异步地数据交换场合。
- 共享数据库:实时性强、可以频繁交互,数据的交换属于同步方式。
- 文件传输:适用于数据量大、交换频度小、即时性要求低的情况。
信息化的三流
- 信息流(核心)
- 资金流
- 物流
电子商务的形式
- 企业对消费者(B2C)
- 企业对企业(B2B)
- 消费者对消费者(C2C)
- 线上对线下(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