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irpt正则
正则表达式两本基本字符类型
- 原义文本字符 (abc 等)
- 元字符: 含有特殊含义的非字母字符 (\d 等)
常用:
\d 数字
\b 单词的边界
\w 可以构成单词的字符
^ 开头
$ 结尾
\B 非单词边界
\d{4} 表示四个数字。
[]表示或,[-/] => 则表示‘-’或则‘/’。
字符串replace函数:
str.replace(reg/str, str2) => str2替换成第一个字符串或者是正则表达式。
构造函数创建正则表达式: var reg = new RegExp(‘\bis\b’,’g’);
修饰符:
g 全文搜索 (没有g修饰符则只搜索匹配第一个)
i 忽略大小写
m 多行搜索
1、比如[abc]将a或b或c归为一类,也就是选择其中之一
2、^创建反向类,比如[^abc]表示不是字符a或b或c的内容
3、范围类[a-z],[A-Z],[0-9]
量词:匹配出现20次的数字
\d\d\d\d\d\d\d\d\d\d\d\d\d\d\d\d\d\d\d\d => \d{20}
? 0次或者1次(最多出现一次)
+ 1次或者多次(最少出现一次)
* 任意次
{n} 出现n次
{n, m}出现n到m次
{n,}至少出现n次
贪婪模式和非贪婪模式:
贪婪模式是尽可能多去匹配
非贪婪模式是尽可能少去匹配(即一旦成功匹配就不再继续,在量词后添加 ?)
分组
匹配字符串byron连续出现3次的场景,
byron{3} => 仅仅表示n匹配3次。 应当使用分组(byron){3}
分组作用可以参见下图两个效果:
反向引用
将2017-07-24 => 24/07/2017
其中$1就是捕获第一个分组,以此类推。
正则表达式方法
test() 返回值是true或者false
exec() => 返回数组(没有匹配返回null,匹配成功返回数组,匹配等文本)
字符串对象的方法
match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