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理基础——MOOC概率论刷题笔记(一)

1.看花眼了……数理基础——MOOC概率论刷题笔记(一)

2.  这种题没有坑?

数理基础——MOOC概率论刷题笔记(一)

3. 通过P4页的重要结果秒推导

数理基础——MOOC概率论刷题笔记(一)

 4. 这题真鸡贼

数理基础——MOOC概率论刷题笔记(一)

5.考察频率和概率的不同,刷题时小心!

数理基础——MOOC概率论刷题笔记(一) 

 

 总结:

频率,描述的是事件发生的频繁程度。严格的定义是: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n次试验,事件A发生的次数na称为事件A的频数,比值na/n 称为事件A发生的频率。显然知道频率是属于[0,1]的。

频率比较好理解,那么概率呢?概率的定义比较抽象:设E是随机试验(一定是要随机的),S是样本空间(说白了就是可能出现的每种情况),对于E的每一个事件A赋予一个实数,记作P(A),称为事件A的概率,如果集合函数P(·)满足以下条件:

1.非负性:P(A)≥0;

2.规范性:对必然事件S,有P(S)=1

3.可列可加性:对于两两互不相容事件,或事件的概率=各单独事件的概率之和

实际上,在还没有概率这个概念的时候,大量的重复试验表明,随着重复次数n的逐渐增大,某事件A的频率会呈现出稳定性,逐渐稳定于某个常数,这种“频率稳定性”是通常所说的统计规律性。而这个常数就是可以描述事件可能性大小的概率,就是概率定义中的赋予的实数。后来出现概率的概念,是因为在实际中,我们不可能对每一个事件都做大量的试验,然后通过频率稳定性来求概率。同时也是为了理论研究的需要。

总结一下就是:概率表示某事件出现的可能性大小,最初通过频率稳定性来引出与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