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rning R with swirl-sequences of numbers
在R语言中,最简单的方法去创造一列数据是用":",例如:
我们可以用这个方法创造一系列的整数。我们同样可以用它创造一系列的实数,例如:
这句话的意思是从pi开始,每次加一创造一系列的实数,其最大值不能超过10。如果我们输入15:1又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那么它就会从15开始逆向减一直到不小于1。
注意:如果你对某个函数有疑问,可以查看它相应的文档,使用?函数名称这样的形式进行查询,如果你是对某个符号的作用存有疑惑,使用?查询时,该符号需要用双引号给括起来,例如?":"。
另外一种方法是使用函数“seq()”。例如: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seq()可以创造一系列自然的数字,同样也可以选择以多少值来向前递进,同样如果我们不在意增量是多少,只是想要一系列取值在某个范围内,长度为多少的序列,则我们可以用下面的表示方法:
这里我忘记了在R语言中,将值赋给一个变量是需要用<-来实现的,而不是等号。而如果我们想知道这个变量长度,可以用函数length()。
如果我们想创建一个与所在变量同样长度的自然序列,但我们不知道所在变量的长度是多少,这里有几种方法来得到:
1: 1:length(my_seq)
2:seq(along.with=my_seq)
3:R对于此种情况有种内置函数,叫seq_along()
创造一串数字的另一种方法是使用函数rep(),它是replicate的缩写,意味着“复制与折叠”。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