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让视觉中国停业的CC BY 4.0授权,是何方神圣?
2019年4月10日,比利时布鲁塞尔、智利圣地亚哥、中国上海和台北、日本东京、美国华盛顿等全球六地同步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发布了第一张由事件视界望远镜(EHT)拍摄的黑洞照片(图1),一时间引发广泛关注。
图1. 黑洞(图片来自ESO)
可是有这么一家公司——视觉中国,连黑洞的风头都能给抢走,甚至惊动了人民日报、新华社、共青团等大V下场开撕。这是怎么回事呢?
据其网站显示,视觉中国是一家提供“正版图片、视频等视觉内容”的平台型上市公司。然而据近日媒体的广泛报道,该公司没有将重心放到开拓市场和加强销售上,而是采取“你先用,我再告”的一种“钓鱼执法”方式。
视觉中国是如何把自己推入黑洞的?
黑洞的照片发布后,大量的媒体都在抢第一时间进行报道,而有人突然发现黑洞的照片被打上了视觉中国的水印,众多被告怕了的自媒体吓得整齐的一哆嗦。想用黑洞照片的相关人员在咨询了视觉中国的工作人员后也得到了确定的答复“购买后才可以使用”,而一张图片的价格高达1500-5000元。
而就是这么贵的一张图片,其实视觉中国根本没有获得独家授权,更不能进行商业使用。而且,该图片为欧洲南方天文台(ESO)遵照CC BY-SA 4.0协议(创作共用许可协议)发布,也就是说,在非商业用途情况下,任何人都可以在署名来源的情况下使用该图片。
CC协议 4.0
CC协议由成立于2001年的一家美国非营利性组织知识共享发起,旨在建立更合理、更灵活的著作权体系,让更多人能够建立和分享自己的创意作品。2002年12月,知识共享组织发布了一系列著作权许可协议,以供公众自由使用。CC协议可以帮助人们把他们的创造性作品贡献于公共领域,或是在特定情况下,保留作者的著作权,而授权给他人针对特定用途自由使用。
2003年,CC协议进入中国,与中国本土法律、文化进行融合,以服务于中国的创作者们。2005-2006年期间,CC协议草案还曾开放过公众参与的网络讨论环节以及专家讨论会,对协议名称、非商业使用条款的适用、URL等用语的翻译等问题进行了完善。2006年3月29日,中国大陆版2.5版CC系列许可协议在北京正式发布。
2013年11月,知识共享组织再次更新了协议内容,正式发布了CC协议4.0。根据该协议,协议的许可证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图2):
图2. CC 4.0协议许可证的不同形式(NEJM医学前沿整理自知识共享中国大陆)
这样一来,公众通过创作者发布的CC协议的具体类型,就能了解到可以对其内容进行哪些操作。
下面的图片能够更好地帮助你理解,当你看到具体的CC协议图标时,你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
图3. CC协议4.0适用场景(NEJM医学前沿整理自维基百科)
而这次让视觉中国栽跟头的正是这样的许可(图4)。在ESO的官方网站上,关于图片的版权规则中明确提到其图片内容遵照CC协议进行共享。
图4. ESO图片使用说明(图片截取自ESO)
我订阅了《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可以使用上面的内容吗?
简单地说,不行。NEJM并没有使用CC BY授权,所以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即使你订阅了杂志也不能将其中的图表用于商业目的或者发表于微信公众号,或者翻译。
当然,如果您在学术会议上,出于学术交流目的,可以无需授权、在指明来源的前提下展示NEJM论文里的图表。但是如果您来自于盈利性企业,还是需要从NEJM取得授权。
最后,保护知识产权是我们的共识,但我们也需要坚决抵制打着保护知识产权的幌子的不正当经营方式。希望视觉中国归来的时候,能够规范其商业模式,更好地保护知识产权。
PS: CC BY 许可地址: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deed.zh
版权信息
本文由《NEJM医学前沿》编辑部负责编写。欢迎转发至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email protected]。未经授权的翻译、转载是侵权行为,版权方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Copyright ©2019 Massachusetts Medical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