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11 - 面向对象一
笔记
1. 面向对象简介
-
Python是一门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
-
所谓的面向对象的语言,简单理解就是语言中的所有操作都是通过对象来进行的
-
面向过程
- 面向过程指的是将我们的程序分解为一个一个步骤,通过对每个步骤 的抽象来完成程序
- 这种编写方式往往只适用于一个功能,如果要实现别的功能,则不行,复用性比较低
- 这种编程方式符合人类的思维,编写起来比较容易
- 1.小明穿衣服出门
- 2.小明开汽车
- 3.小明到公司门口把车停好
- 4.小明进入公司打卡
- 5.小明找到自己的办公桌
- 6.小明开始工作
- 7.下班时间小明打卡
-
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关注的是对象,而不注重过程,对于面向对象,万物皆对象
-
以上方式可以用 小明去上班来解决
-
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将所有功能统一保存到对应的对象中,要使用某个功能,直接找到对应的对象即可
-
这种编码方式比较容易阅读,并且易于维护,容易复用。但是编写的过程中不太符合常规的思维,编写相对麻烦
2. 类(class)
-
我们目前学习的都是Python的内置对象,比如 int str 等,内置对象并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所以我们在开发中经常要自定义一些对象
-
类简单理解它就相当与一张图纸,在程序汇总我们需要根据类来创建对象
-
类就是对象的图纸
-
我们也称对象是类的实例(instance)
-
如果多个对象是通过一个类创建的,我们称这些对象是一类对象、
-
类也是一个对象,类就是用来创建对象的对象
-
可以像对象中添加变量,对象中的变量称之为属性 语法:对象.属性名 = 属性值
3. 类的定义
· 类和对象都是对现实生活中实物的抽象
- 事物包含两部分
- 1.数据(属性)
- 2.行为(方法)
- 调用方法 对象.方法名()
- 方发调用和函数调用的区别:如果是函数调用,调用时有几个形参,就会传递几个实参。如果是方法调用,默认传递一个参数,所以方法中至少得有一个形参
- 在类代码块中,我们可以定义变量和函数
- 变量会成为该类实例的公共属性,所有的该实例都可以通过 对象.属性名的形式访问
- 函数会成为该类实例的公共⽅法,所有该类实例都可以通过 对象.⽅法名的形式访问
- 变量会成为该类实例的公共属性,所有的该实例都可以通过 对象.属性名的形式访问
4. 参数self
4.1 属性和方法
- 类中定义的属性和⽅法都是公共的,任何该类实例都可以访问
- 属性和⽅法的查找流程
- 当我们调⽤⼀个对象的属性时,解析器会现在当前的对象中寻找是否还有该属性,如果有,则直接返回当前的对象的属性值。如果没有,则去当前对象的类对象中去寻找,如果有则返回类对象的属性值。如果没有就报错
- 类对象和实例对象中都可以保存属性(⽅法)
- 如果这个属性(⽅法)是所以的实例共享的,则应该将其保存到类对象中
- 如果这个属性(⽅法)是某个实例独有的。则应该保存到实例对象中
- ⼀般情况下,属性保存到实例对象中 ⽽⽅法需要保存到类对象中
4.2 self
- self在定义时需要定义,但是在调⽤时会⾃动传⼊。
- self的名字并不是规定死的,但是最好还是按照约定是⽤self
- self总是指调⽤时的类的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