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继链路的作用及简单实例
中继链路的作用及简单实例
前言
中继链路(TrunkLink)是只承载标记数据(即具有VLANID标签的数据包)的干线链路,只能支持那些理解VLAN帧格式和VLAN成员资格的VLAN设备。中继链路最通常的实现就是连接两个VLAN交换机的链路。与中继链路紧密相关的技术就是链路聚合(Trunking)技术,该技术采用VTP (VLANTrunkingProtocol)协议,即在物理上每台 VLAN交换机的多个物理端口是独立的,多条链路是平行的,采用VTP技术处理以后,逻辑上VLAN交换机的多个物理端口为一个逻辑端口,多条物理链路为一条逻辑链路。这样,VLAN交换机上使用生成树协议STP(SpanningTreeProtocol)就不会将物理上的多条平行链路构成的环路中止掉,而且,带有VLANID标签的数据流可以在多条链路上同时进行传输共享,实现数据流的高效快速平衡传输。
中继链路的作用是承载多VLAN,它可以传输多个VLAN的信息,并对来自不同VLAN的信息进行标识。
帧标记
帧标记,也叫做VLAN标识,交换机通过它跟踪所有穿越交换矩阵的帧,并通过它确定帧所属的VLAN。
帧标记的作用及方法
帧标记方法的作用是提供交换机间VLAN通信,将帧转发到接入链路之前会拆除ISL或802.1q帧标记,标记只用于中继链路内部。
两种帧标记方法:
ISL交换机间链路:思科专用的标记方法,它使用新的帧头部并在头部信息内包含VLAN信息来标识帧。(由于所占字节较多,用这个方法的就少了。)
802.1q:由IEEE制定的一种标记方法,通过在帧的内部插入802.1q字段来标识帧。
中继链路简单实例
实验拓扑图
对路由器的configure配置
1.将路由器的磁盘设置成128M即可。
2.这里我们加一个16个接口的单板。
3.将路由器的主机名改成sw1和sw2,外观改成交换机的样子。
4.将线连上,打开设备。
5.做好贴纸,记录将要配置的命令。
6.给pc1、pc2、pc3、pc4配上IP地址。
pc1
pc2
pc3
pc4
7.配置交换机sw1、sw2.
8.测试连通性。
8.1.pc1与pc3的连通性。
8.2.pc1与pc4的连通性。
8.3.pc2与pc4的连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