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码龄,用过的所有笔记本电脑
15+年来,电脑用了确实不少,有各种台式机,也接触过多种服务器。
今天我们只说笔记本,讲一讲对笔记本的深情!
第一台是方正颐和系列,样子大概是图片这样,但是颜色是银色,图片已经找不到,型号大概是这个样子。
陪伴我很长时间,包括整个大学时期和刚毕业的几年。
他的外观和名字一样方正,当时还没流行宽频,14#普通屏幕是主流。
他陪伴了我的整个大学时期。
也是最结实耐用的,外壳被摔坏,网卡被雷电击坏,甚至后来屏幕也坏了,自己淘宝没的屏幕继续使用。
也被我拆开过无数次,但是始终能正常工作,直到后来是在太慢,无法使用。
当时的配置是256M内存+40G硬盘,在软盘的年代配置已经是很高了。
当时的java版本还是1.4,jbuilder是最好的IDE。
在这台电脑上玩过游戏、编译过linux、尝试学习各种语言、安装过黑苹果等等。。。
第二台是HP笔记本电脑,用自己的工资买的,我当时挺喜欢它,它的生命很短暂,在意外中损坏。
第三台是MAC Book Air,公司给配的,用来开发公司IOS App。当时刚刚兴起MAC笔记本,大家还不习惯。
但是对我来说是惊喜,很轻薄,电池也很给力。
第四台是一台旧的13#小红帽,ThinkPad没被联想收购前的版本,据说买来的价格据要3W+¥,X安全架构,硬盘浮动技术,很多黑科技于一身。
键盘的手感真的很好。不过二手本用来开发JAVA还是有点吃力。
买了它是满足了自己的情怀,但是实际上用途并不大,大概可以用来做个网络设备做个下载机器之类的。
第五台是仍然是一台HP电脑,15#,hp好像外观一直变化不大,缺点是发热量很多,之所以买,是因为接触的很多电脑就是HP。
每次敲击键盘时,收托部分都很烫手。后来同时想要个笔记本给孩子看动画,我就卖给她了,也算是物尽其用。
第六台是MAC Book Pro 15#,目前也是我的主力电脑。作为处女座,对电脑始终很挑剔,以上的笔记本其实都觉得不完美。
遇到这台电脑后,我的挑剔变得少了。
视网膜显示几乎完美,16G内存跑JAVA也很轻松,相见恨晚。命令行工具接近linux,使用方便。
系统很少关机,几秒进入工作状态。。。
第七台,计划中下一台。上一台电脑用的很好,我还会继续用下去。
很幸运的错过了MBP键盘的蝶式键盘,这一代,16#Mac Book Pro又回归到剪刀式,跟我现在的MBP基本一样。
下一个本毫无疑问,还是MBP。已经习惯了,而且和我的IPHONE配合的很好。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