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工程师为什么用"寻找第83行代码"向代码致敬
都说编程是一门艺术,优秀工程师写的代码往往来赏心悦目,遇到难以理念的点会加上注释帮助后来人理解,还会抽时间review自己的代码,并思考如何提高性能
在阿里巴巴,就有一群工程师们在追求这样的"代码文化"。
近日,一场"83行代码挑战赛"在阿里巴巴举行,来自集团千余名工程师通过层层角逐出8个小组来争夺终极奖项——"金码奖",这个挑战赛可以说是阿里巴巴史上最大规模的代码品鉴会,名字也有个小故事。
去年5月,在阿里巴巴的一个小黑屋里,5名工程师参与了阿里代码领域最高荣誉"多隆奖"最终角逐。多隆是淘宝的第一位程序员,也是阿里巴巴技术合伙人,是许多技术人心中的大神。
那天代码评审现场,多隆看到某代码片段最后结尾,突然说了一句,"往上翻看下第83行。"码过代码的朋友都知道,代码一般都是几百行,多隆看到最后,却仍然记得第83行的一个细微瑕疵,这是怀着一种怎样的敬畏之心。
"83行代码"在阿里内网上快速走红,蚂蚁金服的CTO鲁肃对此表示,向创造出无数优秀代码的阿里工程师致敬!2004年初我经历了淘宝网从php+mysql向JavaEE架构转型,宝宝的webx代码是我最好的编程老师,从中学习每一行代码的"匠心"和"良心"。随后也晒出当年写的架构代码,引来大批员工围观。
其他工程师们更是纷纷玩出了晒码新高度:有人晒入职的第一行代码和最近的代码,有人晒高中时期就写的JVM代码,有人晒此刻正在运行的某段业务代码是某位程序媛某年写下的、此刻依旧稳定顺滑,还有人分享某段为阿里和全世界贡献了32.5万/秒和25.6万/秒的这两个神奇数字的代码。
每年,阿里巴巴都会举行数十场大型技术交流会,分享技术心得,内部的技术论坛ATA每天都有上万人访问。"常总结、爱分享、很快乐"是外界给阿里工程师们贴的标签。正因为如此,这群工程师才完成了那些技术史上的里程碑事件:从去IOE到自研飞天云计算操作系统,再到全球独一无二的双11技术大演练。
代码文化在阿里变成了一种传递匠心、传递快乐的技术文化。
最后,有两个数字值得关注。
第一,阿里工程师在2018年共写下了12亿行代码,总代码长度可绕地球4.49圈。
第二,在内部实现了代码规范"书同文"后,阿里推出了《Java开发规约》,基于规约的编码插件在全球范围内被下载了110万次,帮助数千家企业解决了1亿多个代码的不规范问题。
▼看点其他的▼程序员天天加班,不拿30K对不起自己 ——看完这篇让你勇于开价
关注我,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