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VM GC 算法

根搜索算法

根搜索算法是从离散数学中的图论引入的,程序把所有引用关系看作一张图,从一个节点GC ROOT 开始,寻找对应的引用节点,找到这个节点后,继续寻找这个节点的引用节点。当所有的引用节点寻找完毕后,剩余的节点则被认为是没有被引用到的节点,即无用的节点。
JVM GC 算法
上图红色为无用的节点,可以被回收。
目前Java中可以作为GC ROOT的对象有:
1、虚拟机栈中引用的对象(本地变量表)
2、方法区中静态属性引用的对象
3、方法区中常量引用的对象
4、本地方法栈中引用的对象(Native对象)
基本所有GC算法都引用根搜索算法这种概念。

标记 - 清除算法

JVM GC 算法
标记-清除算法采用从根集合进行扫描,对存活的对象进行标记,标记完毕后,再扫描整个空间中未被标记的对象进行直接回收,如上图。
标记-清除算法不需要进行对象的移动,并且仅对不存活的对象进行处理,在存活的对象比较多的情况下极为高效,但由于标记-清除算法直接回收不存活的对象,并没有对还存活的对象进行整理,因此会导致内存碎片。

复制算法

JVM GC 算法
复制算法将内存划分为两个区间,使用此算法时,所有动态分配的对象都只能分配在其中一个区间(活动区间),而另外一个区间(空间区间)则是空闲的。
复制算法采用从根集合扫描,将存活的对象复制到空闲区间,当扫描完毕活动区间后,会的将活动区间一次性全部回收。此时原本的空闲区间变成了活动区间。下次GC时候又会重复刚才的操作,以此循环。
复制算法在存活对象比较少的时候,极为高效,但是带来的成本是牺牲一半的内存空间用于进行对象的移动。所以复制算法的使用场景,必须是对象的存活率非常低才行,而且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克服50%内存的浪费。

标记 - 整理算法

JVM GC 算法
标记-整理算法采用 标记-清除 算法一样的方式进行对象的标记、清除,但在回收不存活的对象占用的空间后,会将所有存活的对象往左端空闲空间移动,并更新对应的指针。标记-整理 算法是在标记-清除 算法之上,又进行了对象的移动排序整理,因此成本更高,但却解决了内存碎片的问题。

JVM为了优化内存的回收,使用了分代回收的方式,对于新生代内存的回收(Minor GC)主要采用复制算法。而对于老年代的回收(Major GC),大多采用标记-整理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