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PF产生背景,OSPF基本原理,基础配置
一、OSPF介绍
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IPv4使用的OSPFv2,针对IPv6使用OSPFv3协议。
二、为什么需要OSPF
OSPF出现之前,网络广泛使用RIP路由协议,RIP由于最大16跳数限制无法适应大型网络,
RIP是基于距离矢量算法的路由协议,应用在大型网络中存在收敛速度慢、度量值不科学、可扩展性差等问题。OSPF协议,弥补了RIP协议的诸多不足,更加适用大型网络的扩展。
三、大型网络的变化要求
1、网络规模扩大。
2、网络可靠性要求提高。
3、网络异构化趋势加剧,需要更丰富复杂的网络。
四、OSPF优势
1、OSPF采用组播形式收发报文,这样可以减少对其它不运行OSPF路由器的影响。
2、OSPF支持无类型域间选路(CIDR)。
3、OSPF支持对等价路由进行负载分担。
4、OSPF支持报文加密。
五、OSPF基本特征
1、属于IGP,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
2、链路状态协议
3、封装在IP层,协议号使用89
4、ECMP,等价负载多路径协议(负载均衡)
5、OSPF多区域配置
6、OSPF安全措施:GTSM ,采用TTL安全机制
7、OSPF安全措施:认证
8、多区域,区域0为骨干区域,其他为常规区域
六、OSPF工作过程
1、邻居建议 2、同步链路状态数据库 3、计算最优路由
七、OSPF基础配置
网络拓扑
[R5]ospf ?
INTEGER<1-65535> Process ID //进程ID,OSPF邻居建立不要求进程ID相同
mib-binding Mib-Binding a Process
router-id <Group> router-id command group //路由器ID可以自动选择,建议手工配置
valid-ttl-hops Valid GTSM TTL hops //TTL安全
v*n-instance v*n routing/forwarding Instance //和MPLS v*n有关
我们在R5和R6之间配置简单OSPF【两种不同方式创建ospf】
R5和R6之间接口互联IP地址已经提前预配好【 10.1.56.5和 10.1.56.6】
1、R5 OSPF配置
[R5]ospf 1 router-id 5.5.5.5 //配置ospf进程1及Router ID路由器在自治系统中的唯一标识
[R5-ospf-1]area 56//配置区域为56
[R5-ospf-1-area-0.0.0.56]network 10.1.56.0 0.0.0.255//10.1.56.0/24范围内的设备开启了OSPF,同时这个接口所在的网络状态信息同步给其他设备用于计算路由
2、R6 OSPF配置
[R6]ospf 1
[R6-ospf-1]area 56 //创建区域56,配置时候容易忘记一定记住配置area!!!
[R6]interface s 2/0/0
[R6-Serial2/0/0]ospf enable 1 area 56
//接口开启OSPF,属于区域56.同时这个接口所在的网络状态信息同步给其他设备,用于计算路由
3、R5查看OSPF邻居关系:
[R5]display ospf interface //查看OSPF接口信息
OSPF Process 1 with Router ID 5.5.5.5
Interfaces
Area: 0.0.0.56 (MPLS TE not enabled)
IP Address Type State Cost Pri DR BDR
10.1.56.5 P2P P-2-P 48 1 0.0.0.0 0.0.0.0
R6创建环回口lo0 并发布进ospf area 56:
R5查看ospf路由表可以学到R6的环回口:
download to fib:装载到转发FIB信息库
Active:有效合法的RIB路由
OSPF内部优先级为10
R5可以正常ping通R6的环回口:
欢迎关注转发学网络小伙伴们,关注分享该WX Gongzhonghao,持续分享干货网络技术,定期公开技术答疑!
同时为方便广大网络爱好者一起共同学习交流,开设了华为&思科网络技术交流qun,qun里上传大量免费学习资料,欢迎广大网络爱好者进群学习交流!【每天限量10份额,先来先得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