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程序设计(Java)》——课程笔记4:多线程程序设计技术

IDE平台程序的基本调试技术

程序无语法错误、能运行,但没有出现预期的结果,程序可能存在逻辑错误,解决这类错误的主要方法是查看程序运行过程中的内存变量值。

设断点并查看变量的方法:

鼠标点击要查看变量所在代码行的行号,该行出现加亮颜色。

《互联网程序设计(Java)》——课程笔记4:多线程程序设计技术

 

图3.1 调试断点行设置   

先启动TCPServer服务器程序;

然后,在客户端窗口程序TCPClientJFrame中选择一行有变量的代码行(如图3.1,要查看获取的IP地址是否符合预期),鼠标点击左侧的“行标号”;

点击“调试”、“调式文件”,窗口程序运行到红色断点行时会停留,便于观察此时IP、port等变量的状态值。

二、理解阻塞语句

在同一个进程中,一条阻塞语句的执行影响着下条语句何时被执行。如果该条语句没有执行完,那么下条语句是不可能进入执行状态的,因此,从字面层上理解,该条语句阻塞了下面语句的执行。

JAVA类BufferedReader中readLine()方法的调用是阻塞语句,若该套接字的输入流中没有带行结束符(如\n)的字符可读,则该语句会处于阻塞状态,直到条件出现行结束符,才会执行下面的语句。

程序演示方法:

(1)    将你的TCPServer.java程序中的发送语句禁用(如 // pw.println()即服务器不回传信息);

(2)    启动服务端程序,启动TCPClient.java客户端程序,发送信息,发现客户程序不能正常运行,发送按钮不再有响应。

在调试状态运行程序,在窗口程序的发送语句处设置断点,逐行调试会发现程序会阻塞在TCPClient.java中的br.readLine处(因为服务器没有返回,客户端的输入流队列中是空的)。

 

三、理解读一行功能

同理,若套接字的输入流中有多行信息,调用一次ReadLine()方法,只是读出当前的一行(当然你可以调用其他的“读”方法)。

程序演示方法:

(1)    在TCPServer.java程序中的多增加一条信息返回语句,如pw.println(“来自服务器的返回2:”+msg),启动服务端程序;

(2)    启动客户端程序,发现客户显示区每次只显示一条信息,且与你发送的信息不同步。因为每一次互动,服务器返回两行信息,而客户端只是读取最前面的一行信息。

 

如何解决阻塞和多行信息的读写问题,有两种技术:

一是线程技术(必修):并行技术;

二是非阻塞程序设计技术(选修):事件驱动型。

《互联网程序设计(Java)》——课程笔记4:多线程程序设计技术《互联网程序设计(Java)》——课程笔记4:多线程程序设计技术

图 程序调用的顺序执行与线程调用的并行执行

多线程程序设计

   在TCPClientJFrame.java程序中,发送信息是可以通过“发送按钮”来实现主动控制,可接收信息是被动的,你不知道输入流中有多少信息。

为此,在窗口程序中添加一个线程专门负责读取输入流中的信息。

   重构TCPClientJFrame.java并命名它为TCPClientThreadJFrame.java,并将在构造方法中(或其他位置)安置如下线程。

   Thread receiver=new Thread(){//用一个线程专门来接收信息。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String msg=null;

          while((msg=tc.receive())!=null){

              jTextArea1.append(msg+"\n");

            }

            jTextArea1.append("对话已关闭!\n");

             }  };       

       receiver.start();//启动该线程。 

 

在TCPServer.java程序中的连续安置多条发送语句pw.println(),察看线程技术的效果。

 

总代码与上一节一样:

截图表示这次的关键代码:

《互联网程序设计(Java)》——课程笔记4:多线程程序设计技术

《互联网程序设计(Java)》——课程笔记4:多线程程序设计技术

服务器程序的接收:

《互联网程序设计(Java)》——课程笔记4:多线程程序设计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