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经营分析...
好久不见~~
什么是经营分析?
经营分析的目的:
经营分析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帮助管理层了解企业经营现状,剖析现状背后的原因,以及给出策略建议,指导业务动作。
- 了解现状 :企业经营情况复盘,通过不同经营指标的完成情况了解企业的运营状态、发展及变动情况。
- 剖析原因 :剖析某种现状发生的原因或探寻可能的方向。
- 预测未来:预测业务未来发展趋势,对未来的预测需要建立在对现状的充分认识上。
经营分析包含的内容
经营分析的步骤
经营分析报告面向的对象有哪些?
- 企业内核心管理层
- 各业务单元负责人
如产运中心负责人,供应链方向负责人,商拓团队负责人,产研团队负责人等。
除了经营分析报告,还有一些报告的形式面向不同的受众群众:
经营分析报告的常规需求
1、分析报告是以对业务的理解为前提,在报告中对统计、解释、挖掘的内容的纵向深度。
2、经营分析报告制度要求:搜索并沉淀下来相对稳定的制式,减少沟通成本。
3、经营分析报告的频次要求:通常以月度、周度的汇报为主。
经营分析报告的内容
核心
围绕交易额、交易量、营收
经营分析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 交易额目标
- 交易额达成
- 主要经营漏斗
- 营收情况
- 市场舆情分析
- 竞对表现
- 用户增长情况
- 补贴水平
- 供给测保障情况
- 服务水平
- 城市数据
- 项目数据
- …
我们要怎么写经营分析报告呢?
在做经营分析报告时,千万不能将经营分析报告做成流水账。
在做分析报告时,首先要搞清楚报告的目的,还有就是在分析报告中禁止炫技。
经营分析报告的主要因素:
故事的主要元素 | 报告的主要元素 |
---|---|
楔子 | 背景 |
人物 | 分析范围 |
时间 | 分析方法 |
事件 | 数据展示 |
冲突 | 重点解析 |
行动 | 收益测算 |
高潮 | 结论推导 |
结局 | 策略建议 |
经营分析的整体结构:
报告采用总分结构
阐述在当周、当月的核心结论、策略建议
展开分析范围、分析方法、数据情况和异常的解读
常规分析报告:
背景——分析范围、分析方法——数据展示、重点解析、收益测算——结论推导、策略建议
经营分析报告:
背景——结论推导、策略建议——分析范围、分析方法——数据展示、重点解析、收益测算
经营分析报告常用方法论
1、5W2H
Why——何因
What——何事
Who——何人
When——何时
Where——何地
How——如何做
How much——何价
2、SWOT分析法:
所谓SWOT分析,即基于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分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
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对研究对象所处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等。
S (strengths)是优势、W (weaknesses)是劣势, O (opportunities)是机会、T (threats)是威胁。
按照企业竞争战略的完整概念,战略应是一个企业“能够做的”(即组织的强项和弱项)和“可能做的”(即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之间的有机组合。
S:Strengths(优势)—内部的有利因素
W:Weaknesses(劣势)—内部的不利因素
O:Opportunities(机会)——外部的有利因素
T:Threats(威胁)——外部的不利因素
如果把S、W、O、T画在坐标轴里,就是以下这个样子:
3、逻辑树:
逻辑树是将问题的所有子问题分层罗列,从最高层开始,并逐步向下扩展。
把一个已知问题当成树干,然后开始考虑这个问题和哪些相关问题或者子任务有关。每想到一点,就给这个问题(也就是树干)加一个“树枝”,并标明这个“树枝”代表什么问题。一个大的“树枝”上还可以有小的“树枝”,如此类推,找出问题的所有相关联项目。
逻辑树主要是帮助你理清自己的思路,不进行重复和无关的思考。
逻辑树能保证解决问题的过程的完整性;它能将工作细分为一些利于操作的部分;确定各部分的优先顺序;明确地把责任落实到个人。
逻辑树分析法的特点:
逻辑树的类型:
经营分析报告常用的分析方法
1、对比分析法
指标本身没有好坏,通过与目标的对比,与时间的对比,与空间的对比,与特定值的对比,在差异中找到问题,或者找到变化。
2、细分法:
通过细分了解影响指标得到真正因素是什么,才能最终达成解决问题的目标。
- 2.1 拆组成:
根据分析对象的特征,按照一定的标准拆分,将性质相同的对象合并到一起,保持组内对象属性的一致性,组与组之间属性的差异性。 - 2.2 拆步骤:
针对业务流程诊断的一种分析方法,通过对某些关键路径准化率的分析,发现业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 - 2.3 拆要素:
针对指标的构成要素向下分析,拆到最末要素时,就可以定位到末级指标对应的影响因素。从而能够做到指导具体的业务动作。
3、矩阵关联分析法:
根据事务的两个关键属性作为分析依据,进行分类关联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习借鉴:
https://wenku.baidu.com/view/d7936975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18.html
https://wiki.mbalib.com/wiki/%E9%BA%A6%E8%82%AF%E9%94%A1%E9%80%BB%E8%BE%91%E6%A0%91%E5%88%86%E6%9E%90%E6%B3%95
开课吧:如何搭建经营分析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