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章 树和二叉树_1——数据结构
1.树的定义——树的定义是采用递归方法
树:n(n≥0)个结点的有限集合。
当n=0时,称为空树;
任意一棵非空树满足以下条件:
⑴ 有且仅有一个特定的称为根的结点;
⑵ 当n>1时,除根结点之外的其余结点被分成m(m>0)个互不相交的有限集合T1,T2,… ,Tm,其中每个集合又是一棵树,并称为这个根结点的子树。
结点的度:结点所拥有的子树的个数。
树的度:树中各结点度的最大值。
叶子结点:度为0的结点,也称为终端结点。
分支结点:度不为0的结点,也称为非终端结点
孩子、双亲:树中某结点子树的根结点称为这个结点的孩子结点,这个结点称为它孩子结点的双亲结点;
兄弟:具有同一个双亲的孩子结点互称为兄弟。
路径:如果树的结点序列n1, n2, …, nk有如下关系:结点ni是ni+1的双亲(1<=i<k),则把n1, n2, …, nk称为一条由n1至nk的路径;路径上经过的边的个数称为路径长度。
祖先、子孙:在树中,如果有一条路径从结点x到结点y,那么x就称为y的祖先,而y称为x的子孙。
结点所在层数:根结点的层数为1;对其余任何结点,若某结点在第k层,则其孩子结点在第k+1层。
树的深度:树中所有结点的最大层数,也称高度。
层序编号:将树中结点按照从上层到下层、同层从左到右的次序依次给他们编以从1开始的连续自然数。
有序树、无序树:如果一棵树中结点的各子树从左到右是有次序的,称这棵树为有序树;反之,称为无序树。
森林:m (m≥0)棵互不相交的树的集合。
同构:对两棵树,若通过对结点适当地重命名,就可以使这两棵树完全相等(结点对应相等,结点对应关系也相等),则称这两棵树同构。
树的遍历:从根结点出发,按照某种次序访问树中所有结点,使得每个结点被访问一次且仅被访问一次。
树通常有前序(根)遍历、后序(根)遍历和层序(次)遍历三种方式。
树的前序遍历操作定义为:
若树为空,不进行遍历;否则 ⑴ 访问根结点;⑵ 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前序遍历根结点的每一棵子树。
树的后序遍历操作定义为:
若树为空,则遍历结束;否则 ⑴ 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后序遍历根结点的每一棵子树; ⑵ 访问根结点。
树的层序遍历操作定义为:
从树的第一层(即根结点)开始,自上而下逐层遍历,在同一层中,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对结点逐个访问。
2.树的存储结构
双亲表示法
基本思想:
用一维数组来存储树的各个结点(一般按层序存储),数组中的一个元素对应树中的一个结点,每个结点记录两类信息:结点的数据信息以及该结点的双亲在数组中的下标。
data:存储树中结点的数据信息 parent:存储该结点的双亲在数组中的下标
孩子表示法-多重链表表示法
基本思想:
把每个结点的孩子排列起来,看成是一个线性表,且以单链表存储,则n个结点共有 n 个孩子链表。
特点:将每个结点的所有孩子放在一起,构成线性表。
孩子兄弟表示法
某结点的第一个孩子是惟一的,某结点的右兄弟是惟一的——>设置两个分别指向该结点的第一个孩子和右兄弟的指针
data:数据域,存储该结点的数据信息;
firstchild:指针域,指向该结点第一个孩子;
rightsib:指针域,指向该结点的右兄弟结点。
3.二叉树的逻辑结构
二叉树的定义 ——二叉树是n(n≥0)个结点的有限集合,该集合或者为空集(称为空二叉树),或者由一个根结点和两棵互不相交的、分别称为根结点的左子树和右子树的二叉树组成。
二叉树的特点——⑴ 每个结点最多有两棵子树; ⑵ 二叉树是有序的,其次序不能任意颠倒。
二叉树的基本形态
特殊的二叉树
斜树
1 .所有结点都只有左子树的二叉树称为左斜树;
2 .所有结点都只有右子树的二叉树称为右斜树;
3.左斜树和右斜树统称为斜树。
斜树的特点:1. 在斜树中,每一层只有一个结点;2.斜树的结点个数与其深度相同
满二叉树
在一棵二叉树中,如果所有分支结点都存在左子树和右子树,并且所有叶子都在同一层上。
满二叉树的特点:1.叶子只能出现在最下一层;2.只有度为0和度为2的结点。
满二叉树在同样深度的二叉树中结点个数最多
满二叉树在同样深度的二叉树中叶子结点个数最多
完全二叉树
对一棵具有n个结点的二叉树按层序编号,如果编号为i(1≤i≤n)的结点与同样深度的满二叉树中编号为i的结点在二叉树中的位置完全相同。
1. 叶子结点只能出现在最下两层,且最下层的叶子结点都集中在二叉树的左部;
2. 完全二叉树中如果有度为1的结点,只可能有一个,且该结点只有左孩子。
3. 深度为k的完全二叉树在k-1层上一定是满二叉树。
在满二叉树中,从最后一个结点开始,连续去掉任意个结点,即是一棵完全二叉树。
4.二叉树的基本性质
性质5-1 二叉树的第i层上最多有2i-1个结点(i≥1)。
性质5-2 一棵深度为k的二叉树中,最多有2k-1个结点,最少有k个结点。
性质5-3 在一棵二叉树中,如果叶子结点数为n0,度为2的结点数为n2,则有: n0=n2+1。
性质5-4 具有n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的深度为 log2n +1。
性质5-5 对一棵具有n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中从1开始按层序编号,则对于任意的序号为i(1≤i≤n)的结点(简称为结点i),有:
(1)如果i>1,则结点i的双亲结点的序号为 i/2;如果i=1, 则结点i是根结点,无双亲结点。
(2)如果2i≤n, 则结点i的左孩子的序号为2i; 如果2i>n,则结点i无左孩子。
(3)如果2i+1≤n, 则结点i的右孩子的序号为2i+1;如果2i+1>n,则结点 i无右孩子。
5.二叉树的遍历操作 二叉树的遍历是指从根结点出发,按照某种次序访问二叉树中的所有结点,使得每个结点被访问一次且仅被访问一次。
前序(根)遍历
若二叉树为空,则空操作返回;否则: ①访问根结点; ②前序遍历根结点的左子树; ③前序遍历根结点的右子树。
中序(根)遍历
若二叉树为空,则空操作返回;否则: ①中序遍历根结点的左子树; ②访问根结点; ③中序遍历根结点的右子树。
后序(根)遍历
若二叉树为空,则空操作返回;否则: ①后序遍历根结点的左子树; ②后序遍历根结点的右子树。 ③访问根结点;
层序遍历
二叉树的层次遍历是指从二叉树的第一层(即根结点)开始,从上至下逐层遍历,在同一层中,则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对结点逐个访问。
6.顺序存储结构
二叉树的顺序存储结构就是用一维数组存储二叉树中的结点,并且结点的存储位置(下标)应能体现结点之间的逻辑关系——父子关系。
二叉树的顺序存储结构一般仅存储完全二叉树
7.二叉链表
基本思想:令二叉树的每个结点对应一个链表结点,链表结点除了存放与二叉树结点有关的数据信息外,还要设置指示左右孩子的指针。
结点 结构:
data:数据域,存放该结点数据信息; lchild:左指针域,存放指向左孩子的指针; rchild:右指针域,存放指向右孩子的指针
template <class T>
struct BiNode {
T data;
BiNode<T> *lchild, *rchild;
};
具有n个结点的二叉链表中,有n+1个空指针。
前序遍历——递归算法
template <class T>
void BiTree::PreOrder(BiNode<T> *root)
{
if (root ==NULL) return;
else {
cout<<root->data;
PreOrder(root->lchild);
PreOrder(root->rchild);
}
}
int main(){ Bitree bt; bt.PreOrder(); return ;}
前序遍历的非递归实现
访问结点序列:A,B,D,C
1.栈s初始化(空栈);
2.循环直到root为空且栈s为空
2.1 当root不空时循环 2.1.1 输出root->data;
2.1.2 将指针root的值保存到栈中;
2.1.3 继续遍历root的左子树(root=root->lchild)
2.2 如果栈s不空,则
2.2.1 将栈顶元素弹出至root(root=s.pop());
2.2.2 准备遍历root的右子树(root=root->rchild);
中序遍历——递归算法
template <class T>
void BiTree::InOrder (BiNode<T> *root)
{
if (root==NULL) return;
else {
InOrder(root->lchild);
cout<<root->data;
InOrder(root->rchild);
}
}
非递归中序遍历二叉树
1.栈s初始化(空栈);
2.循环直到root为空且栈s为空 2.1 当root不空时循环
2.1.1 将指针root的值保存到栈中;
2.1.2 继续遍历root的左子树(root=root->lchild)
2.2 如果栈s不空,则
2.2.1 将栈顶元素弹出至root(root=s.pop());
2.2.2 输出root->data;
2.2.3 准备遍历root的右子树(root=root->rchild);
后序遍历——递归算法
template <class T>
void BiTree::PostOrder(BiNode<T> *root)
{ if (root==NULL) return;
else {
PostOrder(root->lchild);
PostOrder(root->rchild);
cout<<root->data;
}
}
非递归后序遍历二叉树
算法分析
1.定义一个栈;从根节点出发开始遍历,p=root,如果,root==NULL, 不进行遍历; 2.无条件进行下面的工作
①如果指针不空,指针打上left标记,并将指针进栈,执行②;否则,执行③
②p=p->lchild,重复①
③栈顶元素出栈P
④查看P的标志,如果标志为right,进行下面的工作,否则,执行⑤
访问当前节点P 如果栈空 ,算法结束; 否则,栈顶元素出栈,转④
⑤修改P的标志,让P重新入栈,p=P->rchild,执行2
二叉树的非递归遍历总结
都是沿着左分支访问,直到左分支为空时,再依次对栈中节点的右分支进行处理。(遵循从左至右的遍历原则,体现深度优先搜索的思想)
前序遍历:每个节点只进栈一次,在进栈前访问节点
中序遍历:每个节点进栈一次,在出栈时访问节点
后序遍历:每个节点进栈两次,在第二次出栈时访问节点
8. 二叉树的建立
设二叉树中的结点均为一个字符。假设扩展二叉树的前序遍历序列由键盘输入,root为指向根结点的指针,二叉链表的建立过程是:1.按扩展前序遍历序列输入结点的值
2.如果输入结点值为“#”,则建立一棵空的子树
3.否则,根结点申请空间,将输入值写入数据域中,
4.以相同方法的创建根结点的左子树
5.以相同的方法创建根结点的右子树 递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