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冯·诺伊曼计算机
冯·诺伊曼计算机的特点:
一.由五大部件组成
二.指令和数据以同等地位存于存储器,可按地址访问。
三.指令和数据用二进制表示。
四. 指令又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操作码表示操作的性质、地址码表示操作数在存储器中的位置。
五.指令在存储器中按顺序存放。通常,指令时顺序执行的。在特殊情况下,可根据运算结果或指定的条件来改变运算顺序。(具有存储器的计算机都称为冯·诺伊曼计算机)
六.机器以运算器为中心,输入输出设备和存储器之间的数据传送通过运算器完成。
名词及解释
运算类
运算器包括运算单元ALU,和三个寄存器ACC,MQ,X
CPU(Contro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是由控制器、运算器和寄存器组成,通常集成在一块芯片上,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设备。
ALU(Arithmetic Logic Unit):运算器,又称之为算术逻辑单元。运算器的主要任务是执行各种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ACC(Accumulator):累加器,运算前和运算中存放操作数。在加法中存放被加数/和,在减法中存放被减数/差,在乘法中存放乘积高位,除法中存储被除数/余数
MQ(Multiplier-Quotient Register):乘商寄存器, 在乘法中存储乘数/乘积低位,除法中存商。
X:操作数寄存器。
存储类
主存储器包括存储体,存储体由许多存储单元组成,每个存储单元又包含若干个存储元件,每个存储元件能寄存一位二进制代码“0”或“1”。两个寄存器MAR,MDR
主存/内存:它是与CPU进行沟通的桥梁。计算机中所有程序的运行都是在内存中进行的,因此内存的性能对计算机的影响非常大。
辅存/辅存:我们通常所讲的硬盘。需要通过I/O系统与之交换数据,又称为辅助存储器。存储容量大、成本低、存取速度慢,以及可以永久地脱机保存信息。
存储字:存储字是存放在一个存储单元中的二进制代码组合。
存储单元:存储单元是CPU访问存储器的基本单位。以8位二进制作为一个存储单元,也就是一个字节。
存储字长:存储单元中的二进制代码(存储字)位数,存储字长可以是8位、16位、32位等
MAR(Memory Data Register):存储地址寄存器,反应存储单元的个数。
MDR(Memory Address Register):存储器数据寄存器,反应存储字长。
Cache:高速缓冲存储器,是为了解决CPU和主存之间速度不匹配而采用的一项硬件技术。当cpu向内存中读取或写入数据的时候买这些数据也会存入Cache中,当cup再需要这些数据的时候,就会直接去Cache中读取,而不是内存中,若需要的数据在Cache中没有,cpu会再去内存中读取。
RAM:随机访问存储器,能够快速方便地访问任何地址的内容,访问的速度与存储位置无关。
ROM:只读存储器,只能读取数据不能写入数据的存储器。
控制类
控制器包括控制单元CU,和两个寄存器PC,IR
PC(Program Counter):程序计数器,用于存放下一条指令的地址。
IR(Instruction register):指令寄存器,用于保存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
CU(Control Unit):产生一系列控制信号,以控制计算机中各部件从存储器中取出将要执行的指令进行译码,然后执行该指令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