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杭州崩溃小伙说起:我们被灌输的价值观,真的对吗?

最近几个月,几件有关于生活重荷的事都撞在了一起,想和大家聊聊天

从杭州崩溃小伙说起:我们被灌输的价值观,真的对吗?

 

1.第一件,是关于自己的

互联网寒冬,业务停滞,资金耗尽,我所在的公司大规模裁员,其中有我,几个月找不到工作

每天在求职面试的路上奔波,压力无以复加,情绪多次濒临崩溃

2.第二件,是关于行业的

互联网行业从业人员终于被逼迫到角落,996工作制从最初的调侃笑言只要钱给到位就好,到近期,爆发了996.icu起义,意为996(9点上班,9点下班,一周工作6天)工作制,导致从业人员身体机理严重受损,极端情况下危机生命,住进icu

拿命换钱,钱却换不来命

3.第三件,是关于同行的

最近,一段让人看着很揪心的“崩溃视频”戳火了

一个杭州的程序员小伙子,一边是女朋友被锁在门外,电话催促下回家送钥匙,一边是同僚等着他上线联测,深夜蹬着自行车匆忙赶路

因为“腹背受催”,情急之下单车违规逆行,不料被交警拦下

小伙子本来是个老实人,做事规矩,不说粗话,却唯独这一次因为不得已的事被拦,羞愧难当

身体的疲累,精神的压力,加上此次的羞愧刺激,小伙子精神崩溃了,他嚎啕大哭,情绪失控,摔手机,还给警察下跪 。视频中,他反复喊着一句话:“我压力太大了”,最崩溃的时候,甚至萌生了一了百了的念头,掉头就往桥边走。

据小伙子事后在知乎发帖的回应得知,在此之前就已经因为精神压力接受过长达一年的心理治疗

在这个经济高度发达,物质空前绝后充裕的盛世,我们提到最多的却是压力,却不是幸福,这真是一件遗憾的事

高速发展的时候一切不合理都被掩盖,一旦放缓,矛盾激发,员工被逼到了墙角,欲苟且而不可得

压力背后是无奈和焦虑,焦虑背后是不安全感,而且是一种不得不接受的不安全感,而这不安全感中,又以996为代表的奋斗论和财富自由为代表的成功论为祸最深

社会价值观的沉沦是从污名化工薪阶层开始的

总量庞大,朝九晚五(如今难免也要加班赶工),兢兢业业,刻苦专研,劳动换取薪资养家糊口,支撑起国民消费大头的社会中坚力量

现在的社会形象变成了不思进取,拿着死工资朝九晚五混日子的人,媒体最喜欢用的一个词是淘汰

996应该是一种交易,而不是价值观

企业采取996工作制,从劳动法上来说是违法的,但是相应的给出了丰厚的薪资,并且是作为一种选项在社会劳动市场山提供给求职者选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企业和员工都是自由选择无可指责

可恶的,是带节奏引导舆论的不良媒体,在各方的鼓吹下996变成了一种奋斗精神的价值观

同时,本质上从原来的多劳多得的交易,变成了道德问题,让很多无良的企业占了便宜

财富自由永远只是极少数人的幸运

无论是否愿意承认,人与人之间能力,资源,机遇等都是有巨大的差异

实现财务自由需要是天时地利人和,只能是极少数人的幸运;更多的人是兢兢业业的做好一份工,过自己的小日子

政府部门既没有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又没有划清劳资纠纷的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