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ject2016设置项目更新与监控方法
- (1) Project设置基准的方法
基准的定义:基准是衡量进度绩效和成本绩效的依据。包括进度基准和成本基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基准是经过批准的,一经批准一般不能更改。如果更改基准需要控制程序的批准,在更新计划时,基准计划是不变的。
Project基准中包含的信息:比较基准(基线)成本、比较基准(基线)工期、比较基准(基线)工时、比较基准(基线)开始时间、比较基准(基线)完成时间、比较基准(基线)固定成本。Project中包含11个基准,分别是比较基准(基线)、比较基准(基线)1~10
操作过程如下:
在主菜单上选择“项目”—“设置基线”
点击“设置基线”,会有“设置基线”和“清除基线”选项
在设置基线时,我们一般在没有基线是设置时规定(强制的,没有选择的余地):需要选择“基线”,只有存在此名称的基线时,我们才可以选择其他的基线,如“基线1”“基线2”……
- (2) 查看Project设置基准
查看基准的结果:在“跟踪甘特图”视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个任务对应两个进度,下面灰色的进度条就会基线,在我们更改任务进度的时候,基线不会改变
**
- (3)实际状态和当前计划的更新方法和步骤
**
查看状态日期的方法:在主菜单中选择“项目”—“项目信息”查看“状态日期”,或者是“项目”直接查看“状态日期”
查看结果如下图:
在甘特图中插入列分别为:“实际开始时间”“实际完成时间”“完成百分比”,完善项目任务的实际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项此任务后面的任务时间会根据任务的前置任务关系自动根据当前实际完成时间自动更改“实际开始时间”。但是任务的基准计划依然不改变。
当前计划、实际状态和基准计划三者之间的关系:
-
基准计划: 1、 包含:比较基准工具、比较基准开始时间、比较基准完成时间、比较基准成本等。
2、 基准计划一旦保存,更新计划不需要更新,除非需要保存新的基准。 3、 基准计划是静止的,衡量进度绩效和成本绩效的参考 -
实际状态: 1、 包含:实际开始时间、实际完成时间、实际完成百分比等。 2、 更新计划时一定要更新的、以实为实,直接输入实际的日期
3、 实际状态一旦更新后,会自动反馈到“当前计划”中 -
当前计划: 1、 包含:开始时间、完成时间、工期。
2、 当一个任务已经更新了实际状态后,实际状态的数据会自动更新到“当前计划”中。
3、 对于还没有实际状态的任务,可能还需要手动的更新这些任务的工期等。 - (4)当前计划与基准之间的差异的对比方法和步骤
当前计划和基准计划比较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
在“跟踪甘特图”试图中,根据实际进度和基准计划进度对比来看项目进度
蓝色的进度是实际进度,而灰色的基准计划进度,明显看出实际进度已经提前了,因为实际进度的提前,也使得后续任务相继提前,视图中提前的实际进度用粉红色标出
方法二:
完成时间差异=完成时间-比较基准时间
开始时间差异=开始时间-比较基准开始时间
工期差异=工期-比较基准工期
成本差异=成本-比较基准成本
工时差异=工时-比较基准工时
…差异=当前计划-比较基准
在“甘特图”视图中插入一列“完成时间差异”如下图
由上图可以看出因为是负数,所以项目进度提前了,如果完成时间差异是整数则说明项目进度落后了。
(4)更新计划后发现延迟的处理方法和效果
更新了实际状态我们会遇到两种基本状况:1、进度与基准吻合或者是进度提前,我们要做的是继续执行并且跟踪。2、出现了任务延迟,这是就需要压缩计划。
如果压缩到任务完成时间符合基准计划要求,可以继续执行并跟踪,如果无法压缩到剩余任务的完成时间符合基准计划的要求。若是小的延迟,则可以接受延迟并执行和跟踪,若是大的延迟,唯一能做的就是变更基准。
压缩计划的原则:首先重新寻找关键路径,优先压缩近期的任务,再压缩远期的任务。
如下图:
任务已经延期了,找关键路径,途中红色的是还没有完成的,处理这些还没完成的任务,可以通过压缩工期的方式缩短延迟,原则是先压缩近期的任务,再压缩后期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