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只有聪明有天赋的人才能成功?

这孩子很聪明,打小周围的人都这么夸我, 年少无知的我也曾经沾沾自喜。

一直在当地最好的学校、最好的班,总能不费劲就能考个全班第一, 还不耽误玩电子游戏。

从小学的红白机超级玛丽、松鼠大作战,到初中的世嘉上的幽游白书、七龙珠,PS上的恶魔城,一直玩到高中电脑游戏沙丘、红色警戒,到大学的英雄无敌星际争霸(发现我的成长史简直是一部电子游戏发展史)......

周围偶尔有小伙伴考的比自己好,也很容易找到心理平衡:要不是我玩了那么多游戏,你们哪来的机会?

这种靠智商就能混的不错的幻觉, 直到上大学后才彻底破灭。

 

是不是只有聪明有天赋的人才能成功?

大一入学,连键盘都敲不利索,身边已经有同学能编写扫雷游戏了。 不少同学中学时代就已经参加NOI,进了国家队。本科的计算机语言、算法、甚至操作系统课程人家中学就已经上完了。

这还勉强能用『当年学校太穷, 搞不起计算机竞赛』来安慰一下自己。

直到认识了一位师兄。

计算机专业课自然不必说了, 数学牛到跟数学系教授探讨前沿问题,辅修哲学专业跟哲学系的博士谈笑风生,随手写个诗居然也能拿全校诗歌大赛第一名。

第一次感受到被碾压。

是不是只有聪明有天赋的人才能成功?

我开始反思自己。论聪明也就是个top 1%的水平,听起来也算是百里挑一了,可放眼全国至少有一千万人更聪明。

之所以中小学时代吃得开,主要原因有三:

小地方竞争对手总量还是,一届也就几千人;

我父母给了我很好的成长教育环境, 比我聪明的小孩很难同时有好的条件;

中小学的知识总量就那么些, 差距很难拉开。

我师兄显然比我更聪明, 而且从小的教育条件也更好, 更早的接触到了教学大纲之外的广阔知识, 积累十余年, 差距就很大了。

在认识到自己不是天才之后, 我开始给自己制定学习计划。 踏踏实实每天至少主动学习三个小时(虽然没怎么正经上课,可打辩论、练吉他之余时间也不多了...),啃下了不少数学和社科人文的书,视野开阔了不少,思考问题的深度也明显有了长进。

回首再看刚进大学的自己,不禁莞尔,井底之蛙啊井底之蛙。

 

 

是不是只有聪明有天赋的人才能成功?

待到工作之后,认识了更多的牛人, 我对『聪明』这件事有了进一步的见解。

人和人之间的智力差别,没有那么重要

绝大部分能进到IT互联网行业的同学智商都在中上水平。 比别人聪明一点,无非就是学习新事物更快、 思考问题更快、沟通交流反应更快一点而已。

但很多做到技术或管理高阶的同学, 未必比那些做不到的同学聪明。

反倒是肯『下笨功夫』,才是这些走上高阶岗位的同学,一个明显共性。

我的第一个leader, 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她从来都自认不是聪明人。但若论项目推动能力、团队建设能力和对人的影响力, 至今我仍未见出其右者。

她的工作方法很简单:每一天都做计划和总结,需要当天解决的绝对不拖到第二天。遇到暂时无法解决的事情就记在笔记本上,每周做总结和反思。每周雷打不动跟她的直属下属沟通,记录需要改进的事项和方案,下次沟通参照对比。

听起来很简单, 做起来可真不容易。 后来看了张瑞敏的书,才知道海尔把这个总结成为了方法论,叫做『日清日高』。

这就是管理者的基本功。

基本功往往是最难的。

无独有偶, 我大学时代那个全方位碾压我的师兄, 也特别强调基本功。

他就经常跟我说,数学上的成就高低取决于对基本概念的深刻理解。(估计还是觉得我在数学上还有点天赋吧,至于哲学和诗对我来说太难了, 他也懒得跟我讨论) 后来考研的时候我牛刀小试,对基本概念特别重视,其实也就是把课本上所有范例自己动手从头推导了三遍。果然效果不错。

 

 

是不是只有聪明有天赋的人才能成功?

后来我做公司经营管理, 我的战略导师总能给出特别牛的方案。看似天马行空,出人意表、仔细琢磨后又特别可行。 我向他请教做战略的方法,原以为他会教我些高深的道理,不料得到这样的回答:

穷尽了这个问题下所有的142种组合, 分析后得到的最佳方案。

另外一句话是他偶尔透露出来的:为了学习战略,我看了市面上所有战略相关的书

从对他为人的了解和去过他家的同事透露的线索来看, 这绝非虚言。

是不是只有聪明有天赋的人才能成功?

这个case再次启发了我,绝大部分天才的背后都是汗水

见识越多,我对聪明这个标签越发不在意,甚至有些走向反面。 因为我发现太多的聪明人, 最后得不到想要的成就, 往往在于太过倚赖聪明。

——因为轻轻松松就能拿90分, 就不再追求100分。

——听一个道理很容易就GET到点, 就没下功夫去身体力行。

——不怎么费力也能在一个大机器内部混的不错, 就不再追求自我提升。

认识到这一点后,我会刻意的去磨练自己的心性。

是不是只有聪明有天赋的人才能成功?

比如练字

我从小字就写的很差, 考试经常因为字迹潦草扣分,也可能因为我是左脑型的人, 对于书法画画这件事确实也不在行。

从18年6月开始我进行刻意练习,每天至少写两页字。

下面两个是一年之间的对比, 都是对照字帖临习(透明纸贴着写叫摹)。

是不是只有聪明有天赋的人才能成功?

2018年6月17号临田英章字帖

是不是只有聪明有天赋的人才能成功?

2019年6月17号临 姜夔《跋王献之保母帖》

虽然在精通书法的朋友眼中还很幼稚,但是跟自己相比进步还是很大的。

毕竟快四十岁的中年人第一次认真练字,很多人都觉得到这个岁数已经定型了。

中间的经过,大概是这样:

是不是只有聪明有天赋的人才能成功?

是不是只有聪明有天赋的人才能成功?

再如写作

说出来大家可能不相信。我从小最不喜欢写作文! 所有科目里面语文最差(仅次于英语), 打辩论的时候写稿子也是很慢的,虽然最后总能出来,但也要磨一整天才能出活,不过我短期记忆不错,虽然写稿慢,记稿不怎么花时间(打辩论当然是要脱稿上场)。

过去这一个月,也是拜新冠疫情所赐, 我给自己定下日更的目标:每天坚持至少码一篇两千字的文章。

一开始,写一篇第一遍需要两个小时, 但读过之后总是不满意, 需要改一遍再读一遍,如是再三,怎么也得大半天才能出一篇。 不过前面十几篇练下来下来,现在基本一遍过,读一遍改几个错别字,现在大概能一小时一千字吧。

很多朋友好奇问你有啥写作技巧, 真的没有啥技巧......

卖油翁云:唯手熟尔。

曾国藩云: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无名氏云:聪明人肯下笨功夫,则世无难事。

都是至理名言, 与各位聪明的读者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