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C++程序内存分区
C程序一般分为
1.程序段:程序段为程序代码在内存中的映射.一个程序可以在内存中多有个副本.
2.初始化过的数据:在程序运行值初已经对变量进行初始化的
3.未初始化过的数据:在程序运行初未对变量进行初始化的数据
4.堆(stack):存储局部,临时变量,在程序块开始时自动分配内存,结束时自动释放内存.存储函数的返回指针.
5.栈(heap):存储动态内存分配,需要程序员手工分配,手工释放.
6.文字常量区—常量字符串就是放在这里的。程序结束后由系统释放
附程序分布图:
这是一个前辈写的,非常详细
//main.cpp
int a=0; //全局初始化区
char *p1; //全局未初始化区
main()
{
int b;栈
char s[]="abc"; //栈
char *p2; //栈
char *p3="123456"; //123456\0在常量区,p3在栈上。
static int c=0; //全局(静态)初始化区
p1 = (char*)malloc(10);
p2 = (char*)malloc(20); //分配得来得10和20字节的区域就在堆区。
strcpy(p1,"123456"); //123456\0放在常量区,编译器可能会将它与p3所向"123456"优化成一个地方。
}
3.1 申请效率的比较:
栈:由系统自动分配,速度较快。但程序员是无法控制的。
堆:是由new分配的内存,一般速度比较慢,而且容易产生内存碎片,不过用起来最方便.
另外,在WINDOWS下,最好的方式是用Virtual Alloc分配内存,他不是在堆,也不是在栈,而是直接在进
程的地址空间中保留一块内存,虽然用起来最不方便。但是速度快,也最灵活。
3.2 堆和栈中的存储内容
栈:在函数调用时,第一个进栈的是主函数中后的下一条指令(函数调用语句的下一条可执行语句)的
地址,然后是函数的各个参数,在大多数的C编译器中,参数是由右往左入栈的,然后是函数中的局部变
量。注意静态变量是不入栈的。
当本次函数调用结束后,局部变量先出栈,然后是参数,最后栈顶指针指向最开始存的地址,也就是主
函数中的下一条指令,程序由该点继续运行。
堆:一般是在堆的头部用一个字节存放堆的大小。堆中的具体内容由程序员安排。
3.3 存取效率的比较
char s1[]="aaaaaaaaaaaaaaa";
char *s2="bbbbbbbbbbbbbbbbb"; // 存储在常量区,既是char *s3 ="bbbbbbbbbbbbbbbbb",此时s2和s3指向的地址是相同的。
aaaaaaaaaaa是在运行时刻赋值的;
而bbbbbbbbbbb是在编译时就确定的;
但是,在以后的存取中,在栈上的数组比指针所指向的字符串(例如堆)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