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通信基础知识总结(1)

一、数据通信:通过某种传输媒介(例如电缆,光缆,双绞线等)进行数据交换(以0、1形式表示)的过程,包括本地通信和远程通信。
  1、数据通信系统的有效性基于三个基本方面:
    (1)传递,系统能够将数据从传递到正确的接收方。
    (2)正确,系统能够保证传输消息的准确。
    (3)及时,系统能够满足视音频和数据的实时传输。
  2、数据通信系统的组成部分
    (1)消息,需要通信的信息,包括文本、数字、图片、动画、视频和音频等。
    (2)发送方,发送数据消息的设备,包括计算机、工作站、电话话筒,摄像机等。
    (3)接收方,接收消息的设备,包括计算机、工作站、电话听筒,电视机等。
    (4)媒介,消息从发送方传输到接收方的物理路径。包括双绞线,铜轴电缆,光缆,微波,红外,激光,卫星通信等。
    (5)协议,控制数据通信的一组规则和约定。一般在通信的对等实体之间定义。
二、网络协议及标准
  1、协议:在计算机网络中,为了能够进行通信,不同系统的实体之间必须达成一个协议。
    (1)语法,指数据的结构或格式,也即数据表示的顺序。
    (2)语义,指比特流中每一部分的含义。
    (3)时序,包括两方面的特性:数据发送时间以及数据发送速率。
  2、标准:为了保证数据和电信技术及过程的互操作性,各厂商必须遵循一定的国际标准。
    (1)法定标准,由被官方认可的组织制定,如ISO制定的OSI/RM标准。一般在成为法定标准之前,必须经过的流程为:
        RFC -> Draft -> Proposed Standard -> Official Standard
    (2)事实标准,未被官方认可的、但却在实际应用中被广泛采用的标准,如TCP/IP协议。事实标准还可以进一步分为两类:私有的封闭式标准和非私有的开放标准。
三、线路配置及传输模式
  1、线路配置: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通信设备连接到链路的方式
    (1)点到点连接:提供了两个设备之间的专用链路,整个信道的容量都被用于这两个设备之间的传输。
    (2)多点连接:提供了两个以上设备之间的共享链路,整个信道的容量通过时分(多个用户排队使用链路)或空分(多个设备可同时使用链路)的途径共享。
  2、线路配置:是用来对两个互相连接的设备之间的信号流动的方向进行定义的
    (1)单工模式:通信单向进行,一个链路的两个站点中只有一个可以进行传输,另一个只能接收
    (2)半双工模式:每个站点都可以发送和接收,但是不能同时发送和接收。当其中一个设备在发送时,另一个只能接收,反之亦然
    (3)全双工模式:每个站点都可以发送和接收,并且可以同时进行。系统要么具有两条独立的物理线路,要么通过频分复用(FDM)分享带宽
  3、网络拓扑:是所有链路和连接的所有设备互相之间关系的几何表示,网状、星形、树形、总线形以及环形。

  4、网络类型:按照网络大小、所有权、地理覆盖范围和实际体系架构,通常把数据网络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
 

计算机网络通信基础知识总结(1)计算机网络通信基础知识总结(1)计算机网络通信基础知识总结(1)

计算机网络通信基础知识总结(1)

计算机网络通信基础知识总结(1)

计算机网络通信基础知识总结(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