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三):物理层传输媒体+信道复用

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

传输媒体也称为传输介质或传输媒介

导引型传输媒体

双绞线

古老但最常用
绞合可减少对相邻双绞线的电磁干扰
模拟传输和数字传输都可以使用双绞线
通信距离一般为几到十几公里
【计算机网络】(三):物理层传输媒体+信道复用
【计算机网络】(三):物理层传输媒体+信道复用

同轴电缆

具有很好的抗干扰特性
广泛用于传输较高速率的数据
带宽取决于电缆的质量

光缆

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带宽远远大于目前其他各种传输媒体的带宽,不断全反射
(1) 通信容量非常大。
(2) 传输损耗小,中继距离长。
(2) 抗雷电和电磁干扰性能好。
(3) 无串音干扰,保密性好。
(4) 体积小,重量轻

非导引型传输媒体

短波通信、微波通信

信道复用技术

复用是将多路信号组合在一条物理信道上进行传输,在接收端再将各路信号分离开来,提高通信线路的利用率
【计算机网络】(三):物理层传输媒体+信道复用

频分复用

将整个带宽分为多份,用户在分配到一定的频带后,在通信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占用这个频带
频分复用的所有用户在同样的时间占用不同的带宽资源,这里的“带宽”是频率带宽而不是数据的发送速率
【计算机网络】(三):物理层传输媒体+信道复用

时分复用

时分复用则是将时间划分为一段段等长的时分复用帧。每一个时分复用的用户在每一个 TDM帧中占用固定序号的时隙。每一个用户所占用的时隙是周期性地出现。
不同的时间占用同样的频带宽度【计算机网络】(三):物理层传输媒体+信道复用
可能会造成线路资源的浪费

统计时分复用

不是固定分配时隙,而是按需动态地分配时隙。因此统计时分复用可以提高线路的利用率

波分复用

【计算机网络】(三):物理层传输媒体+信道复用

码分复用

每个用户在同样的时间使用同样的频带进行通信,使用经过特殊挑选的不同码型,因此彼此不会造成干扰

码片序列CDM

【计算机网络】(三):物理层传输媒体+信道复用
码片序列实现了扩频
假定S站要发送信息的数据率为 b bit/s。由于每一个比特要转换成 m 个比特的码片,因此 S 站实际上发送的数据率提高到 mb bit/s,同时 S 站所占用的频带宽度也提高到原来数值的 m 倍
【计算机网络】(三):物理层传输媒体+信道复用
【计算机网络】(三):物理层传输媒体+信道复用

CDMA的重要特性

互相正交

每个站分配的码片序列不仅必须各不相同,并且还必须互相正交 ,实用的系统中是使用伪随机码序列
【计算机网络】(三):物理层传输媒体+信道复用
反码也是正交的

与自己规格化内积

任何一个码片向量和该码片向量自己的规格化内积都是 1
一个码片向量和该码片反码的向量的规格化内积值是 –1

数字传输系统

目前长途干线大都采用时分复用 PCM 的数字传输方式

物理层协议举例

物理层主要任务

确定与传输媒体的接口的一些特性
机械特性 :指明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
引线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
电气特性:指明在接口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
电压的范围。
功能特性:指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
压表示何种意义。
过程特性 :指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
的出现顺序。

【计算机网络】(三):物理层传输媒体+信道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