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64 NALU

【版权申明】转载请附上出处链接

H264 NALU

H264码流在网络中传输时实际是以NALU的形式进行传输的。
在H264码流中,每个NALU间隔一个startcode(0x000001/0x00000001),标志着上一个NALU的结束和新的NALU的开始。

NALU的组成

每一个NALU由NALU Header + RBSP组成。其中:

  • NALU Header(NALU头) ,由一个字节组成,包含了这个NALU的信息:
forbidden_zero_bit(1bit) nal_ref_idc(2bit) nal_unit_type(5bit)
禁止零位 帧索引身份 帧类型
由名字可知,该位应该为零。当为1时,该NALU将会被抛弃。 用于表明这个NALU的重要性,值越大越重要。当解码器在解码处理不过来的时候,可以丢掉重要性为0的NALU。 用于表明这个NALU类型

I帧,即关键帧,亦称参考图像帧。
Slice,即片,也就是NALU。当图像比较大时,一个图像由多个slice组成。

nal_ref_idc不等于0时,NALU的内容可能是SPS/PPS/I帧的slice;
nal_ref_idc等于0时,NALU的内容非SPS/PPS/I帧的slice;
当某个图像的片的nal_ref_id等于0时,该图像的所有片均应等于0;

关于NALU的类型(nal_unit_type)区分,详见下表:

H264 NALU

  • RBSP(Raw Byte Sequence Payload,原始字节序列有效载荷) ,即数据。有可能是图像信息数据,也有可能是图像数据,也有可能为空。

RBSP 是一系列的 SODB(String Of Data Bits)。
H264 NALU
其中的红色部分为stop bit,标示RBSP中数据部分的结束,值为1。

SODB是最原始的编码数据,长度不一定是8的倍数,此时需要对齐。即在SODB的后面填加了若干bit(值为0),以便字节对齐。可见图上的灰白色部分为TRAIL

一些好文章:

关于视频的一些概念

H264–1--编码原理以及I帧B帧P帧

H264–2--语法及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