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越住越大1、2》读书笔记
偶然间看到同事的这本书,就借过来看了。以画集的形式,非常好看又很实用。看完之后一直脑补如果自己买房之后要怎么装修,哈哈哈哈,作者的影响力真是max
这本满满都是干货的书,对我这个实用主义者真是适合不过啦。
其实最最有帮助的是,逯薇老师的这本书,让我知道了房子的空间和它真正有效利用的空间是有区别的,不懂得收纳,藏露区分,家很快就会变成各种物品的储藏室。特别是在北京这种10w一平米的小房间里面,每一寸空间都是非常昂贵的,浪费了实在太可惜。
说说对我的改变吧。上上星期开始拜读这本书(现在1,2都一口气读完了),立马关注了作者的公众号“家的容器”,看到最新更的那期“逯薇来我家001”,看到这家主人的客厅设计,真是赞叹不绝呀。融书房/餐厅/客厅为一体,顶天立地的大柜子,能容纳好多东西;大长桌子能容纳十几个人一起坐下,亲朋好友聚餐很方便;去掉了客厅沙发茶几,家人面对面交流就方便了起来。属于环长桌的“小岛型”客厅呀。简直360度无死角。
虽然我没有房可以这样布置,但我现在租住但地方有跟这个F先生同样但苦恼。一张大床,一张靠墙大桌子,剩余的空间被分散的零零碎碎,整个房间就是小东西的海洋。于是就按照“小岛型客厅”的设计,将大桌子从角落里移出来,放到主卧中间。然后前后都可以坐人啦~桌子的利用率增加了100%!之前只是用来放杂物了,现在终于有可以干活的地方了。幸福感upupup,然后把角落和过道连起来,又可以放一张瑜伽垫练瑜伽,真棒!
还受这本书影响,购买了5层收纳盒,推荐透明的啦,用于衣柜放衣服,也可以多买一点收纳各种小物品小零食之类的。鬼知道我之前的衣服东西乱成什么样,只能买多点衣架全部挂起来,密密麻麻的衣服挑选也很不方便。在这之前我对物品摆放收纳一点想法和思考都没有!(按此书作者的话就是,可能没有住商吧)。。所以之前宿舍里面也是我的东西最多最乱,也不会布置,没有一点温馨感(在此特别感谢舍友容忍我)。让我很崩溃的就是,我是女生啊,怎么一点审美都没有。。
话不多说啦,我写这篇的目的就是记录一下这本书的内容,以便以后所需~
住商:指的是把房子住出价值,住出品质的能力;
住房的颜值,仅是住商冰山一角。
收纳体系是居住空间的重要基础。 收纳,让家更平衡。
功能,就是让你各种方便。不顺手?不存在的。 功能,让家更轻松。
让房子产生温度的,是你的爱。 爱,把房子变成家。
学到重要的一点是,学会用灯光来营造想要的气氛。(难怪我之前对灯光这么挑剔)
(其实看完这本书之后,越发觉得之前出差住的上海安亭地铁站那边的星程酒店这么顺手原来是有原因的,很符合逯薇书上讲的各个方面。虽然它只有3星,跟之前住过一次的五星酒店比起来,也是完胜。 要说缺点的话,可以改的缺点是:没有照明感应灯,晚上上厕所不方便;不能改的缺点是:离地铁太近,早上就能听到地铁飞驰而过的声音)
一、餐厅
餐桌覆盖率=(餐桌物品所占面积)/(餐桌桌面面积) %
想要明确: 餐桌是就餐空间,不是收纳空间。
解决方案:可以买个餐边柜。
1. 对于餐柜不方便,应对策略:选择多抽屉款式。采用抽屉收纳小物品,好用,打开一览无余,远比层板便利。
2.对于餐边柜不顺手,应对策略:餐边柜与餐桌紧邻,如同台面自然延伸
中国家庭的餐厅流行趋势:
1.餐厨空间关系改善:背对背-->面对面。 不再是一个母亲的寂寞厨房,采用多导轨玻璃门,让厨房和餐厅的人可以面对面交流。
厨房和餐厅空间“可分可合”的关键:采用顶天立地的多扇多导轨的通高玻璃移动门。(我家厨房门就是上半部分是玻璃门的那种)
此时,与餐住相邻的厨房橱柜就可以玩出花样:a. 边柜型;b.吧台型; 自己diy吧
2. 卡座大流行:像咖啡/高级餐馆的舒服卡座哦。
餐厅小贴士:
1. 餐厅灯可以营造温馨气氛:
a. 高度够低:吊灯底部距地不宜超过1600mm,距离餐桌650mm左右,光线重心要足够低,才有聚拢感,不然“气儿”就散了。
b.位置居中:餐厅预留灯位,装修的时候提前确定餐桌摆放位置,把灯的电位留在餐厅正上方。
c. 灯罩采用半透光材质:餐厅空间应该选用半透光材质灯罩,如布艺,玻璃等,才能获得柔和和舒适的环境。千万别选工业风格的金属灯罩,天花板没灯很暗,在灯光的强烈对比下,场景如同警察拷问现场,没法轻松吃饭咯。
2. 不拘一格的餐边柜灯:
a. 普通的餐边柜,上面可以放一盏温馨的台灯,上面挂满家里的老照片,perfect
b. 入墙式通高餐边柜,内嵌一排LED灯。淘宝上各式各样,还很便宜呢
二、厨房
(厨房这一章节,在《小家,越住越大1》里面讲的比较详细)
重点:
1.能选U型的厨房,尽量选U型,可操作面积大,即使是4、5平米也能满足厨房的功能。
要开火做饭的中国厨房,一定得选封闭式厨房!除非你每天吃燕麦蔬菜水果沙拉。
2.二银一金区:
一金区(主角):主要操作台面。切菜准备区。一定要确保长度,1200mm比较合适。不然切个菜,杆个面都麻烦。
二银区:洗碗池区(配角1),炒菜区(燃气灶,开火必备)+另一边的配菜装菜区(可以没有,配角2)
金区当然是位于两个银区中间啦。
3. 水槽,能选两个就选两个,多一个会方便很多。如果水槽旁边还有位置,可以放一个晾碗架,或者买个不锈钢篮子,放在水槽上晾。
4. 厨房都柜子,能用抽屉式都尽量多点抽屉,方便。 但是,比较贵。
5. 台面最好选用一体式的。嵌入式用久了容易老化、发霉、漏水。台面可以采用xxx(我好像忘了,回去翻《1》回来补充)
说到这,不得不说我现在租的房子的厨房这点做的特别好。整个台面都是一体式的,采用不锈钢面,金区够长(但。。合租4家人,东西都摆在金区了。。。家住千万别这样,金区最好只放必要但每天用的调味品,其他的放柜子里面,常用工具可以弄个杆子,挂在上面,网上有卖各种方便实用的小工具)
我出去给你们拍个照分析分析:
看到了吗,台面居然一体,连水槽都连接都天衣无缝,擦洗方便,不容易藏污纳垢。。。(嘤嘤嘤,4家合租 东西多 还想怎么样, 干净?整洁?不存在滴。 柜子都塞满东西了) 我很满意的地方是,这个集成吊灯够亮,不需要再用其他灯具照明了。
这个厨房是L型的,也够用了。U型的就是三面墙都有柜子靠着,第四面墙开个门。
哦哦哦,对了,能买消毒柜一定要买,卫生安全有保障。洗碗机也推荐,方便,有幸福感。
图上对消毒碗柜是我的。。。淘宝最便宜的那个,100多吧,紫外线杀菌最高80度,马马虎虎消毒够用了。还有就是,搬家什么的都很方便哦~
(嗯?为什么放在微波炉上面?没地方放了呀。 嗯?哦,微波炉也是我的,给大家共享,所以不担心被骂)
6. 厨房灯
1.集成吊顶灯: 普通住宅厨房采用的是嵌入式顶灯。光照其实在人背后,导致操作全部在阴影区。所以你需要其他灯。
2. 吊柜底灯:用于操作区局部照明,很有必要哦。
3. 水槽吊灯: 就是,一个人洗碗什么的太寂寞,来个暖色调的灯光陪着,顺带看着窗外的星空,格外惬意把~
三、卧室
一般家庭里面,卧室就是睡眠的地方。所以一切以打造睡眠环境为主。各位可以仔细参考酒店设计。
(奈何北漂只租得起一间独立主卧,宅女一天到晚就蜗居在此,给你们欣赏一下。。。我那乱糟糟的窝,以及,前面提到的“小岛型”书桌。。虽然乱,但我觉得各种小东西放着很方便呢,所以也是生活的挺舒适的,这间房租的比较满意的啦)
(上图没拉开窗帘,下午五点半的场景。
哦哦哦,租房尽量选坐北朝南的窗户,我这间是朝南方向。因为朝南的窗户,太阳能射进来。别小看阳光的作用,那点阳光,能驱散你的生活的阴霾;晚上的时候,还能有风从窗户吹进来,能吹散一天的疲惫感。自然风的魅力可是其他任何风都比拟不了的。
当然,最最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能有声音污染! 之前大半年住在临街的一间卧室,每天白天外面汽车堵,倒听不见什么嘈杂的声音。一到晚上,那汽车就无所阻挡,一啸而过,时不时一辆车过了,还有晚上飙车的,真是恨的我牙痒痒,大半年没休息好顶着个黑眼圈,就差没乘风归去了。为了这个问题急急忙忙搬家,又被中介忽悠。
哎,说多了都是泪。现在才慢慢恢复过来。)
卧室灯
1. 天花板中央无需主灯。目前我住过的酒店,确实都没有主灯的。可以参考。
2. 摇臂床头灯,可以当阅读灯。
3. 感应小夜灯,网店有卖,人体红外线感应,便宜方便,不需要自己去开灯,20秒后自动熄灭。我现在在卧室,衣柜和厕所都设置有,超实用的小工具,绝对让你幸福感爆棚。
4.衣柜感应灯,网店有各种款式,任君挑选。
四、卫生间
卫生间:
灯的排布:
1. 卫生间镜箱普及,可以收纳各种卫生间用品,洗漱用的,刷牙的,护肤的瓶瓶罐罐,都可以收进去。推荐条形LED灯装在灯箱正面,类似演戏里面演员的打灯化妆镜。这样光就打在人脸上,脸部无阴影,非常适合化妆。
2. 小夜灯:a. 墙面嵌入式感应夜灯,注意买防水型哦; b. 插座型感应小夜灯,便宜,但因为得长期霸占一个插座,不太推荐咯; c. 吊灯暖风机感应夜灯,这个是大件物品附带小功能,可能略贵哦;
3. 厕所阅读灯: 顶灯安装在坐便器前方300mm处,灯光正好打在人坐下来,拿着但手机上。
卫生间问题:狭窄潮湿?
(这一章节我总结无能,感觉每一页都是干货,直接上图吧。还是推荐大家买一本书的啦~)
空间太小,咋办?干湿分区,咋做?五金洁具,咋选?暗卫防潮,咋整?瓶瓶罐罐杂乱,咋收?
干湿分区卫生间要做多大?
湿区基本长度900(马桶)+900(淋浴)=1800mm,加上中间一堵墙,合计1900mm
干区900mm(Small),1200mm(Middle),1450mm(Large)
星程酒店里面的干湿分区分的特别彻底:
请允许我画个草图:
卫生间设置了3个门,当然如果自己家用的话,可以只要浴室和厕所两个门,中间的化妆刷牙洗漱区可以不用门啦,特别棒。要是我的房子,我也要这么设计。这就完全把上厕所,洗脸刷牙,洗澡,隔离了开来,对于一个家庭来说,特别方便。
然后它淋浴的地板,四周是有凹槽的,方便水流进地漏。还设置了2个地漏,是不是特别棒?还能快速的排尽水呢~
按这个设计,大小应该是 900mm(卫浴)+ 900mm(镜台)+900mm(厕所)= 2700mm
加上墙厚100mm,大概是最小:29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