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模学习:用例篇
学习目标:
- 知道什么是用例以及用例成分
- 写出用例表
- 画出用例图
- 总结
用例:
所谓用例,即是参与者与应用系统的一系列使用场景;其中参与者是系统的直接交互对象,它可以是人物、组织、计算机系统等等。其次,每个用例中都包含一个交互列表,它相当于完成此用例的步骤;即希望完整的实现此用例,列表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必须要成功完成;如果有一个元素的状态是“失败”的,那么最好也补充相应的替代方案。
用例表:
用例 | 描述 |
查询余额 | 用户在主界面选择'查询'功能,系统返回余额 |
存款 | 用户在主界面内选择‘存款’功能,系统提示用户输入金额,用户输入后确定,ATM等待用户放入现金,确定放入后,系统返回识别的金额等待用户确认,用户确认后,存款成功。 |
取款 | 用户在主界面内选择‘取款’功能,系统提示用户输入金额,用户输入后确定,ATM待用户取出后,系统返回余额界面。 |
UC-3:取款
成功 | 用户选择取款功能后,系统提示用户输入金额确定,直至用户取出,系统返回余额界面。 |
异常 |
1. 银行卡余额不足 2. ATM不支持非本行银行卡 3. 银行卡异常 .... |
解决方案 |
1a:系统告知用户银行卡余额,并返回主界面 .... |
用例图:
总结:
- 确定系统边界: 即识别出系统是为谁服务、直接操作者是谁、并且判断它能或者不能完成的功能。
- 用例的范围要有明确界定,即它是否是一个完整的功能、还是某个功能的子集。主要是防止它过小。
- 用例它是没有固定形式的,它可以是一段文本形式、短语段落、或是详细的列表 ; 而UML用例图只是增加其可读性,用于沟通和交流。
- 分析出主要参与者和次要参与者, 系统的服务对象是主要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