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协议如何保证数据可靠性

为什么TCP协议是可靠的?TCP协议是怎么保证数据的可靠的?
答:能够保证TCP协议可靠的算法有检验和连接管理机制ACK应答机制快速重传和超时重传机制滑动窗口机制拥塞控制机制,这些机制共同保证TCP协议的可靠性。


检验和:TCP检验和的计算与UDP一样,在计算时要加上12byte的伪首部,检验范围包括TCP首部及数据部分,但是UDP的检验和字段为可选的,而TCP中是必须有的。计算方法为:在发送方将整个报文段分为多个16位的段,然后将所有段进行反码相加,将结果存放在检验和字段中,接收方用相同的方法进行计算,如最终结果为检验字段所有位是全1则正确(UDP中为0是正确),否则存在错误。可以保证接收方能判断当前报文是否属于自己要接受的报文,如果为0,那就是,不为0,则不是,丢弃此报文抽象些来说就像是取快递,你的电话姓名和快递上的信息一致,你才能确定这是你的快递,才会去取,不会错拿别人的快递。


***:TCP 对每个报文进行编号,这些编号就是***。而***有多种作用
a:保证可靠性,当接收到的数据失序时,就能立马知道
b:去除重复的报文,数据传输过程中的确认应答,重发控制,重复控制等功能都要依靠***来实先。
c:提高效率,可以实现多次发送,一次确认。


ACK应答机制:发送的每一条消息,都需要对方发送一条消息来回复消息是否被收到。

主要实现是TCP的首部来控制,当ACK =1 时ack才有效,ack等于期望下一个传输过来的序号,也就是上一次接收消息的序号+1。这样就可以保证消息能被确认接收。(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都在用这个机制


连接管理机制:三次握手建立连接与四次挥手断开连接,保证了TCP的全双工工作。


快重传和超时重传:保证了数据能够不丢失的传输数据。(注意:超时重传机制和快重传机制,同时存在。谁先检验到报文失序,谁就生效。)

  • 快重传:发送方连续收到3个接收方发送的同一个ack时,此时快速重传ack序号以及其之后的所有数据报。
TCP协议如何保证数据可靠性
快重传
  • 超时重传:当发送方发送了数据给接收方,当时超过了约定的时间(RTO)也没有接收到确认消息,此时重传此报文。(Tips:RTO也就是重传超时时间,这个时间由TCP的自适应算法生成)
TCP协议如何保证数据可靠性
超时重传

滑动窗口:滑动窗口既提高了报文传输的效率,也避免了发送方发送过多的数据而导致接收方无法正常处理的异常。数据的发送方和接收方都有滑动窗口,对于发送方来说,窗口内就是可以发送的报文,当窗口的前沿紧挨的报文发送并且确认时,窗口向后移动。而窗口的后沿可以向前移动,当接收方处理不了那么多的报文时,就会发送消息告诉发送方,此时滑动窗口就需要缩小,所以后沿前移。但是TCP非常不建议窗口后沿前移

说到滑动窗口,就不得不梳理一下消息发送的过程中的缓存机制:

TCP协议如何保证数据可靠性

 

发送方和接收方的滑动窗口工作流程:

TCP协议如何保证数据可靠性
发送方的滑动窗口
TCP协议如何保证数据可靠性
接收方的滑动窗口

 

 

TCP协议如何保证数据可靠性
内部细节图 A为发送方 B为接收方

伴随着效率的提升,也会有问题产生,如果消息没被确认怎么办如图所示,假如31,32,33,34,报文发送了,32,33,34都被确认了,31没被确认怎么办呢?这时就重新发送31,并且31之后的数据报全部重新发送。 

TCP协议如何保证数据可靠性

在图中我们还会发现窗口的前沿和后沿会移动,窗口前沿和后沿都向后移动,意味着前沿紧挨的报文发送并被确认,而后沿的前移意味着,接收端处理那么多消息,请缩小窗口的大小。
所以解决了发送的数据过多,导致接收端无法正常接收的异常。 


拥塞控制:拥塞控制使得宏观网络中的资源能够合理的应用。实现的算法有四个,慢开始,拥塞避免,快速回复,快速重传.

1.慢开始指一开始发送报文时,不清楚网络中的情况,试探性的发送1cwnd(拥塞窗口)的数据量。

2.如果没有到ssthresh(慢开始门限值),则以指数形式增长,一直到门限值

3.当到达门限值时,此时采用拥塞避免算法让拥塞窗口缓慢增长即每经过一个RTT(往返时间)就把发送方的拥塞窗口+1,不能是指数性增长了,一直到发生网络拥塞为止。

4.当发生网络拥塞时,此时采用快速回复算法,把ssthresh的值设置为出现拥塞时发送窗口大小的一半,然后把拥塞窗口设置为1,再次执行慢开始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