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产品发布基本流程

产品发布前准备

软件产品发布基本流程

  1. 发布之前,所有程序由测试人员进行确认测试;检查缺陷管理系统(比如:JIRA)内登记的所有bug都已关闭,或者遗留的bug不影响系统的使用,如果有严重bug未解决(级别为很严重以上)不能发布;
  2. 测试人员编写软件测试报告》,给出发布与否的建议,由项目经理决定产品是否正常发布,还是做让步发布(产品有缺陷但是不影响正常使用)
  3. 确定发布后,构建工程师(配置管理员)进行程序打包;标记源码包、文档版本标识,移交《项目标准环境检查表》。
  4. 构建工程师打好包后邮件通知相关人员(包括CM和项目经理),提交产品安装包; 
  5. CM(配置管理员)负责源码、文档入基线库。

源码包括:

  1. 数据库创建脚本(含静态数据)
  2. 编译构建脚本和所有源代码;

文档包括:

       需求、设计、测试文档,安装手册、使用手册、二次开发手册、产品介绍(ppt)、使用demo和项目经理提交的产品发布说明等等。

  1. CM把安装包、使用文档等放置至公司产品库并提交《基线建立通知单》
  2. 如果软件产品需要部署到客户或者内部环境,需要做上线前的各项准备。

产品发布

       项目经理编写《产品发布说明》(一份产品发布说明只能对应一个产品版本)

       产品发布说明的内容应该包括:

  1. 产品发布时间;
  2. 产品版本说明;
  3. 产品概要介绍;
  4. 本次发布包含的安装包、文档说明;
  5. 本次发布包含或者新增的功能特性说明;
  6. 遗留问题及影响说明;
  7. 版权声明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项目经理或者高级经理发送产品发布邮件,通知开发、测试、市场、销售各相关部门并附上产品发布说明和产品介绍;或者以产品发布会议的形式进行通知。

产品发布后

  1. 产品发布后,在使用过程中可能还会发现一些bug。在不影响正常使用的情况下,这些bug将在下一版本发布时解决;如果bug严重影响使用,必须打patch或者按照流程重新发布。

产品临时发布

  1. 临时发布。软件产品未正式发布前,可能需要一个临时版本供开发人员或者用户应急使用,这时候需要临时发布一个版本。这个版本只包括基本的程序包和必要的使用说明。临时发布需要通知相关开发、测试人员;构建工程师需要为源码、文档打tag标记。
  2. 软件产品发布后,即建立了一条发布基线。所有用户安装及二次开发必须在此基线上进行,开发人员不能直接从SVNcheck out代码编译交付用户使用或者进行二次开发。
项目标准环境检查表
项目名称  
分项 环境 受控权限 合格
硬件 配置管理服务器 20.100.24.3    
数据库服务器 20.100.24.3    
应用开发服务器 20.10.10.16    
网络及相关设备 100M    
软件 开发平台 Windows XP SP2/Win 7(客户端/宿主机)    
AIX Version6.1、Windows XP SP2/Win7/Win8(服务端)    
数据库 Oracle9i、Oracle10g、Oracle11g、Mysql5.0以上版本    
应用服务器 Weblogic10g、Weblogic11g、Tomcat6以上版本、JDK5.0以上版本    
开发工具 MyEclipse8.0以上版本    
编译器 JDK5.0以上版本、GCC    
编制计划工具 Microsoft Project 2003/2010    
设计过程工具 Microsoft Visio 2003/2010    
数据库建模工具 Microsoft Visio 2003/2010、PowerDesigner 15.1.0、UML    
软件测试工具 Jmeter、loadrunner、QTP    
配置管理工具 SVN、CVS    
办公软件 Microsoft Office 2003    
Microsoft Office 2007(文档格式需保存为2003兼容)    
工作制度    
产品发布说明
项目名称   项目经理  
产品标识   发布人   发布日期  
产品配置组成 发布地址
软件包名称及版本  
文档1名称  
文档2名称  
文档3名称  
文档4名称  
产品描述
①新版本增加(或新系统)的功能特性在“功能特征”处填写
②变更编号或软件问题描述:当属于让步发布时,在“缺陷”处填写尚未解决的问题说明(没有请填“无”)。
③版权声明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功能特征:
遗留缺陷:
版权声明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产品集成检查列表
项目名称 填写 项目编码 填写 检查日期: 填写 集成负责人: 填写
集成环境:
1.硬件设备环境            
序号 设备名称及型号 数量 备注 设备运行检查 软件安装测试 检查人 检查日期
1              
2              
2.网络通讯环境            
序号 有线/无线网络带宽 环境检查 检查结果 检查人 检查日期    
1 上行10Mb/s,下行10Mb/s            
3.软件环境            
序号 软件名称及版本 说明 配置登记 软件检查 检查人 检查日期  
1              
2              
3              
4              
5              
6              
7              
8              
9              
产品构件、模块清单:
序号 构件、模块名称 类型 来源 提供人 单元测试 配置管理 检查日期
1     自主研发     入配置库  
2     自主研发     入配置库  
3     自主研发     入配置库  
4     自主研发     入配置库  
5     自主研发     入配置库  
6     自主研发     入配置库  
7     自主研发     入配置库  
8     自主研发     入配置库  
9     自主研发     入配置库  
10     自主研发     入配置库  
11     自主研发     入配置库  
接口、界面UI符合情况:
序号 接口、UI名称 检查依据 检测方式 检查结果 检查人 检查日期  
1   《XXX编码规范》          
2   《XXX界面规范》          
3              
4              
5              
6              
7              
8              
9              
检查问题跟踪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结果 问题描述 优先级 解决方法 确认日期 确认结果
1 组件的功能是否满足要求     2014/12/2 合格
2 组件的状态是否满足要求     2014/12/3 合格
3 组件是否完备     2014/12/4 合格
4 集成的软件环境有没有准备好     2014/12/5 合格
5              
总体结论:
1.检查全部通过,可以进行软件代码的集成。
2.检查未通过,重新进行集成环境准备。
3.集成环境检查问题需要进一步跟踪。